📜

2 - Anantalaṃkāraka Sūtra 無邊莊嚴 / Boundless Adornments

大寶積經

T11n0310_004

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

無邊莊嚴會

無上陀羅尼品第一之一

[0020b07] 如是我聞:

[0020b07] 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林,與大比丘眾及無量無數菩薩摩訶薩俱。此諸菩薩皆是一生補處,從異佛剎而來集會。

[0020b09] 爾時世尊,大眾圍遶供養恭敬而為說法。時彼眾中有一菩薩,名無邊莊嚴,從座而起偏袒右肩,右膝著地向佛合掌,而白佛言:「世尊!我有少疑今欲諮問,唯願如來哀愍聽許。」

[0020b13] 爾時佛告無邊莊嚴菩薩摩訶薩言:「善男子!如來、應、正等覺恣汝所問,當隨汝疑而為解說,令汝歡喜。」

[0020b16] 時無邊莊嚴菩薩摩訶薩白佛言:「世尊!我為趣求無邊智慧被精進甲。諸菩薩等求大方便善巧地者、趣無邊義智善巧者、決定大智初發起者、於菩提道已安住者,世尊!我為如是諸菩薩故請問如來,亦為利樂有情之類,心無等喻思惟諸法清淨智義甚深大智方便,簡擇得無量義善巧決定,為欲趣求大師子座、昇一切智師子之座,正初發起勇猛勤修獲不退轉,言詞善巧積集精進被甲冑者,為如是等諸菩薩故請問如來。世尊!若有菩薩,於諸有情願欲超昇到於彼岸,復有志求無礙無畏,住無畏中方便隨機演諸法義,善巧分別不增不減,又於諸法本性自性如實宣揚。世尊!復有趣入無等喻心、最勝之心及無上心,得自在故,為如是等請問如來。世尊!若諸有情求自然智及無師智,破無明殼超於天人,最為殊勝有希,利樂一切世間,當欲趣求大智無畏除自然智,欲示無邊知見善巧,將說無量決定之法,欲以光照世間天人。復有為諸眾生樂欲,開示無上無礙大智方便,欲行究竟清淨智見,求一切智善巧地者,我今為彼諸菩薩故欲問如來。世尊!若諸菩薩住是地已,速能圓滿成如來地,及能證得不可思議方便善巧波羅蜜多,以少功用成熟眾生。現前能得如是智慧,令諸眾生捨離惡法增長善法,示菩提道諸佛種性,及能安立無量眾生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不退轉。世尊!彼諸菩薩能開覺路,於佛法中令心歡喜,我為斯輩請問如來。世尊!此諸大眾皆悉已集,說微妙法今正是時。唯願如來開示演說如是法門,授諸菩薩,令得圓滿不思議願及一生補處所有善根。世尊!如是善巧陀羅尼門,如來隨時應當授與,使諸菩薩能持無量法門理趣善巧決定,及以言詞演說諸義,復有志樂當證菩提,安住無邊大神通業,成熟無量無數眾生,攝受如來善巧之智。惟願開示如是法門,當令眾生證菩提道。世尊往昔於長夜中已發弘誓,令無數眾生安住佛智及自然智。如是陀羅尼門應當演說,令諸菩薩成自善根,及以如來威加之力,持彼無上不思議願。世尊!如來、應、正等覺已證無量方便善巧,得不思議住無畏地,了諸眾生意樂差別,無量億劫蘊諸覺慧。世尊!此諸大眾瞻仰如來無時暫捨,於一切智智及諸法藏志求不怠、欲樂無厭,願聞如來決定之義。世尊安住一切智境,皆已知此諸菩薩願及發趣善巧成熟。世尊!是諸法門陀羅尼門圓滿句義,一切諸法決定善巧,如是法門如來應說,令諸菩薩未成熟者悉令成熟,已成熟者速得神通及一切智心解脫智見。世尊!若諸菩薩住不定地,是諸菩薩預聞法已,而得成就一切智境。世尊!我以此緣敢申巨問,惟願大慈威加守護攝諸菩薩說如是法。世尊!於後末世諍論起時,執著有情更相賊害,三毒增長壞亂正法,令諸菩薩於彼時中以大慈悲堪忍斯事,流布此法而無諍論。由順無諍則能攝受大慈大悲,及當積集諸善根力。世尊!我今敢緣斯義,請問如來無礙法門決定之義。

[0021a16] 「世尊!云何彼諸菩薩無量法門、法光明門及一切法方便發起?復願如來說不滅壞寂靜法門,兼演無邊微密法藏,具足成就念力無斷,降伏魔怨及諸異論,而不為彼之所摧伏。惟願如來演說正法,令諸眾生積集善根,亦令積集無邊善巧,於一切智智示現出生,隨念結集無量法要,得諸辯才清淨具足相續不亂無等句義,欲令證得無量法門及陀羅尼真實方便。又令眾生發起意樂,為說先後兩際加行,示見去來現在諸法,於因自在、法無所住。願諸菩薩了知十方如來本事,以神通無畏遍諸佛剎,授彼眾生清淨法眼,亦為開示不思議法,成熟佛智方便善巧。我緣斯義敢有所請。惟願世尊說如來地廣大方便甚深之法,為一切智,攝諸善巧無量不思議法理趣,令彼菩薩願及方便善巧圓滿。此諸菩薩預聞法已,悉皆獲證大法光明,成就菩提殊勝善巧,及彼弘誓悉令圓滿。」

[0021b06] 爾時佛告無邊莊嚴菩薩摩訶薩言:「善哉善哉!無邊莊嚴!汝今為諸菩薩住清淨願方便善巧,亦為哀愍諸眾生故,以決定慧善問如來,汝之功德無有限量。諦聽諦聽,如實思惟,我今為汝分別解說,令諸菩薩於佛智境出生無量種種功德。」

[0021b11] 無邊莊嚴菩薩言:「唯然世尊!我等樂聞。」

[0021b12] 爾時佛告無邊莊嚴:「若諸菩薩為求無邊善巧願者,應知諸佛祕密語言,受持思惟如理觀察。云何觀察?無邊莊嚴!如來之智攝諸善巧,有所宣說無不清淨,是諸菩薩應當進修此之法要。諸佛所說皆是平等,安住大悲普於群生,決定成熟諸有情類。或於下乘志希解脫,於聲聞道有於真實最勝涅槃,弘誓圓滿成一切智。我今安住無上解脫,遠離餘乘下劣之法,善入諸佛祕密語言,及說如來無比詞句廣大清淨攝受諸法,令諸有情隨彼根性解脫成熟。然於是法皆悉平等,不增不減無缺無漏,乃至無色及無等色,無邊無際自性清淨。諸佛世尊之所演說,自性本性如實了知,而無有法了不了者。何以故?一切諸法皆是如來假名說故。若彼諸法由假名者,是則不可以法施設亦無示現。無示現故,如來所說皆真勝義,隨法同入一切諸法,於一切法不住分別亦非不住。以分別法及無分別,如實平等證一切法無有差別。法無有生,如是生法無所有故;法無有法,生妄分別遍計度故;法無有起,不自在故;法無觀待,捨圓滿故;法無作用,無去來故;法無自性,超過一切自性法故;法本平等無有差別,無戲論故。隨所作法起殊勝願無不成就,而於其中無有作者,乃至無有少法所得,皆歸於空。是故如來說一切法如幻如夢、無有高下。我當以此清淨弘誓攝眾生時,實無少法而可著者。無邊莊嚴!此是諸菩薩等法光明門。由斯門故,於殊勝願而得增長,如日出現光明普照。如是善男子等於此法門能信解者,與諸眾生作法光明。

[0021c13] 「無邊莊嚴!若諸菩薩內正思惟、外無散亂,安住能斷諸障礙者,隨念菩薩普光三昧,及能信解甚深法者,應當觀察此諸法門。一切諸法如來悉知,以緣起門開示宣說。如是緣起虛妄不實,自性本性皆悉空寂,是緣起性亦非真實。能令眾生雜染清淨,於十方求皆不可得,無所得故無有攝受,無攝受故於我所說尚應捨離何況非法。所言捨離,彼亦非有,亦無所取、無有功用,本性清淨。一切諸法無有分別,了知分別如實性故。一切諸法無有所住亦不可見,無異性故。是故諸法無住無依,但以名字施設而有,彼皆空寂無有自性、無住而住。是故諸法無有住處,處無有故、盡故、滅故及變易故,如來但以異名宣說。如是密意應當了知,不應執著善與不善。若執善法,彼不善法亦當執著。由執如是不善法故,生諸苦惱,佛以異名於此示說為苦聖諦。由不執著善不善故,彼諸愛滅,如來於此善法所斷,異名示說為集聖諦。第二聖諦能了知故,滅故、盡故、無憶想故,厭離觀察無所有故,無喜想受無分別故,如來於此異名言說為苦滅諦。了知第三滅聖諦故,是所求道如實悟入一切法地,超過一切憶想分別戲論之境,八支相應修習正見乃至正定,苦滅趣道聖諦了知,佛以異名於此宣說為第四諦。諸佛世尊於此施設,知苦、斷集、證滅、修道;苦、集、苦滅及滅趣道。此苦無有,以世俗故假名施設。是無明等,一切皆是無智攀緣。何以故?於彼無智亦無有少攀緣可取,無有所證、無有光明,不可了知亦不可得,而於其中當有何物?一切皆是虛妄壞法,無有堅實。於中若以實物施設,彼即於常應有執著。若以無分別執著,彼即於斷應有執著。是故於苦不應分別,以智慧故應當了知,無智自性即苦自性,由與無明共相應故,無明亦不與物相應或不相應,彼亦無有。由彼不相應故,是故無明非分別非不分別,不作不壞亦無作者。施設作者不可得故,無邊莊嚴!此是諸菩薩了知悟入無明自性順明法門。由是門故,能捨一切無明黑闇,現前證得隨順明法,於菩提分能善修習,於諸聖諦能善了知。是諸菩薩於此法門能得清淨,所謂由不生故苦得清淨,不攀緣故集得清淨,由滅盡故滅得清淨,由修習故道得清淨,信平等故道即平等。如是諸法異名差別,應當解了。了已應斷應證應修。於如來言若能解了,彼即遍知、彼即隨斷、彼即作證、彼即修習。是故聖者如是知已,於一切法不取不捨,便得安住四諦法門。

[0022b03] 「無邊莊嚴!一切諸法無有分別,亦不增長亦不積集。聖者如實善了知故,不起分別、不行戲論,能如實見不毀不著。由道斷故,於諸善法不起分別亦無戲論,況不善法。由無分別共相應故,亦復不住法非法斷。若遍知斷,即無法結及非法結。彼能了知結法虛妄,此虛妄法空無所有,此是彼等所入諦門。由是門故不愛不恚,證捨圓滿能斷諸結,安住正道到於彼岸,證法自性而無入出。

[0022b12] 「無邊莊嚴!汝今當觀一切諸法本性皆空、自性寂靜、無有作者,諸法非實與結相應、非不相應。於彼無性法中不應執著,亦復不應離性非性而起分別。既能了知因緣清淨,不應戲論。諸有一切因緣生法,彼緣性空究竟清淨,如是因緣非互相應。諸法展轉無有所作、無有所行、無有事業,如是思惟一切諸法互相空故,無有自性、無依無住。無邊莊嚴!汝於此中應當悟入,則能增長不可損壞普遍光明清淨法門。由攝受故當得清淨,無戲論故當作光明超過結使,無所著故當得出離。

[0022b22] 「無邊莊嚴!一切諸法唯有名相開示宣說。何謂名相?相謂四大所造諸色,名謂一切非色之蘊。如是名相,一切皆悉虛妄不實,以顛倒故而有執著,或色是我、色是我所,相分別故有名示說。如是名色二俱不實,一切皆是虛妄壞法、如幻如夢。色體不堅如夢所見,乃至四蘊亦非真實,但以世俗文字施設。如是知時不見有苦,由實諦故無有攀緣,無攀緣故心無所有,無所有故何有與彼攀緣相應?由此而能於涅槃界得超過想及所知滅。

[0022c03] 「無邊莊嚴!三界由想、作意所生,是故說言三界虛妄,想及作意亦非真實。彼所有想即色執著,所有作意皆與受想行識相應。諸法本性亦無相應非不相應,乃至非想亦非作意,想及作意本性皆空。所有言說亦皆虛妄,但假施設令性寂靜。無邊莊嚴!諸法本性以假名故,如是所說亦皆平等。無邊莊嚴!於此法中證於實諦,諸菩薩等應當了知,謂諸如來一切結使皆捨離故,凡所演說終不唐捐。汝等於此應善思惟無令執著,於一切法勿生分別,離諸戲論,了一切法無有自性,而於眾生起慈悲想,思惟悟入如是法門,為利一切開示演說。云何法門?謂了無明諸有為法、悟智見等諸無為法,應遍清淨證入一切有為無為,無戲論智,非數入數、非數住數。隨順如是非數法故,證入無為清淨法門,獲得遍持光明智慧,攝受諸法令不失壞,能以覺慧方便善巧,廣為眾生演說諸法。無邊莊嚴!此是諸菩薩等入陀羅尼門。由是門故,出生廣大差別覺慧,及能發起演諸法義善巧之智。

[0022c23] 「無邊莊嚴!此中何者是彼陀羅尼門?由是菩薩於諸法中能得總持方便善巧。無邊莊嚴!此中菩薩住遍清淨善巧之智行於辯才,由義覺慧觀察諸法本性自性。然一切法自性無住,無名無相無所建立,無邊建立不可宣示,但以世俗言詞演說。所有諸法本性自性皆不可說,無來無去無有文字,文字清淨無有功用。何以故?諸法本性等虛空故。一切諸法亦復如是,無作無起無相清淨,以虛空開示演說,此則諸法無門之門。門清淨故,究竟無染亦不隨染。何以故?諸法究竟不生不起,所有自性亦不生起。是故當知,三世所說一切諸法自性無性,亦不應執諸法無性,此是諸菩薩無所執著陀羅尼門。為諸菩薩門清淨故,如是開示說一切法。有形相者,所說形相即非形相,不作不壞不愛不恚。是故當知,形相門者則為非門。門清淨故,由是能得入無形相清淨法門。為欲了知此形相門無所有故,不以有義如是宣說,無所作故入無形相。無邊莊嚴!如是所說無形相門,為陀羅尼清淨故轉。

[0023a15] 「無邊莊嚴!所言門者猶如虛空。一切諸法依於虛空而有生滅,彼生滅者性皆平等,作是觀時無有生滅無所攝受,於一切法應如是知。一切諸法亦非攝受非不攝受,非等非不等,乃至無有少法而可得者。由是能了此形相門,為得無相門清淨故開示演說。無邊莊嚴!言無相者,所謂無身及身施設,無名無句亦無示現。於此教義應當了知,彼無形相與虛空等。言虛空者,亦無虛空及空示說。此是無明隨順明智力聚法門。菩薩能證陀羅尼門理趣方便,由證入故無有諍論、無有忘失,隨入無斷祕密語言陀羅尼門。譬如有龍名無熱惱,降澍大雨流澍無斷。無邊莊嚴!所言陀羅尼者,是何句義?」

[0023a28] 無邊莊嚴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:「陀羅尼者,即是隨順諸法祕密方便假名,即是隨念遍持之業,即是說法語言之句。由智聚力,得入如是陀羅尼數。以善覺慧,應當受持無量無邊菩提之力。世尊!如我所解,此無邊智演說方便,為欲利益諸眾生故,開示流布令法不斷。世尊!此陀羅尼門,是大虛空、是大方廣,以是義故能廣宣說。由說平等能攝受故,名隨教法。善巧開示廣大流布,文字差別得圓滿故,通達辯才而得成就。由觀察義善巧說故,於義辯才而得圓滿。決定諸法善開示故,於法辯才而得圓滿。哀愍眾生以大慈悲而能攝受,由攝受故次第調伏令得清淨,無諸戲論而能演說平等捨法。世尊說此陀羅尼祕密方便法門品時,無量無邊善巧之義從佛口出。」

[0023b14] 爾時佛告無邊莊嚴菩薩摩訶薩:「所言門者,即是如來一切智智門之增語。於此門中,由語言故而得演說一切諸法。如來安住無邊清淨、究竟清淨自然智見,以無所住無所建立,流注廣大甚深之法。無邊莊嚴!如來嘗說一切諸法皆是佛法,以於諸法能善了知名為佛法。諸法本性與佛法等,是故諸法皆是佛法。由能了知法非法故,說能了知一切諸法。能了知者,即能了知陀羅尼門。此陀羅尼而能遍入一切諸法,所謂語言演說談論。一切語言演說談論,皆由文字表示宣說,是中文字,阿字為初、荷字為後。猶如入胎、受胎、持胎以母為先,又如種子長養以父為先,如蘊積集以生為先,次後建立餘分差別,六處諸根次第成熟。如是字母為先,一切文字差別和合。如是字母為先,光發長養。所謂阿字為先、荷字為後,諸餘文字在其中間,隨彼相應和合而轉,此即能入演說語言陀羅尼門。又當了知一切諸行皆悉壞滅,如彼文字書學成已尋當除滅。如是一切有支建立皆當壞滅,如彼諸行和合故生,彼不和合應知壞滅。如是二種相應和合,建立一切諸有愛結;亦由如是二種和合,建立一切有為諸法。如是觀察,漸次能淨無作法門,由此能入演說生滅陀羅尼門,令諸菩薩方便善巧速得圓滿。猶如字母阿字為初、荷字為後,如是作已,應以語言演說談論,善入一切祕密言詞。又應了知無障礙法開示宣說,無邊莊嚴!猶如字母阿字為初,乃至諸餘一切文字分別作已,作意相續入於書寫;荷字之後更無文字而可建立。由是二種作意,能生一切有為之行,彼二分別無有真實。以於真實無少文字,本性自性亦無分別及不分別,而於其中亦復無有少分所作。

[0023c19] 「無邊莊嚴!一切諸法以智所知,是智皆從文字建立而得生起。由是文字不成就故,彼智亦復無有形相可得。何以故?以於真實無有形相。由入如是無形相故,捨離一切所作事業。無所作故,捨離一切有為之事。無邊莊嚴!此是陀羅尼清淨善巧遍持法門。若諸菩薩於此學時,能起一切無癡事業,為諸眾生宣說正法,令不缺減、不住諸想覆蓋著心,及能遠離想及作意。以能趣入諸法覺慧,證無邊智理趣善巧。

[0023c28] 「無邊莊嚴!若諸菩薩遍取名已,了一切法唯有種種積集言說所起之名而無真實。如是知者,應當隨入陀羅尼門理趣善巧。云何應入陀羅尼門理趣善巧?知所有名而無住處,不住諸法內外中邊,於一切處都不可得,但依積集種種言說而假施設,於施設名如實隨覺是如實句,以此實句應當了知一切諸法無名無說。此是諸佛力無畏地。於所有法,應以此門開示演說。如來所說一切諸法非一性、非異性,諸法無有一異性故。此一切法非生非有,如是宣示諸法亦空。法若空者彼即無相,若無相者即無願求。若法是空無相無願,則不可知、不可遍知,不應說彼若有若無。言有無者但是言說,不應於中而生執著。何以故?如來常說,若不執著一切法者是真勝義;若有著者,由是著故於彼彼法隨生執著。如是執著一切皆空,是敗壞法,但唯虛妄戲論分別。無邊莊嚴!汝應當觀演說諸法,而於彼法實無示說。豈於此中有能說者而為他說?無邊莊嚴!此清淨法,從諸如來之所演出,能了知者甚為希有。

[0024a20] 「無邊莊嚴!汝等今於我前聞如是法,能善了知住清淨信,能生勝解雖復眾多,而於後世希有眾生於此法中能遍了知,唯除今時親於我所發弘誓言:『願於來世利益安樂諸眾生故,而當受持如來法教。』若曾往昔於如來所,承事供養深生信解,愛樂希求於甚深法理趣善巧願聽聞者,此諸菩薩當能獲得陀羅尼法。無邊莊嚴!由於往昔供養如來,復得值遇無量諸佛承事供養,於甚深法因緣理趣深信解者、善求於法多勝解者、趣行深廣求大乘者;聲聞乘人厭離三界,於甚深法勤修行者,此諸人等未曾聽聞此甚深法。無邊莊嚴!如來為欲利益安樂此諸有情,令證甚深廣大無量難見難解種智覺故,而復宣說甚深之法。此非愚夫無聞執著不求法者之所行地;有如理修行善根具足,於微少過生大怖畏,於諸怖畏而求解脫,是此等類之所依處。

[0024b08] 「無邊莊嚴!如來今為汝等天人世間常演說法不生勞倦,由佛往昔行菩薩道時,於無量億劫精勤修學此甚深法,既修學已方便迴向:『云何為諸有情當轉無上微妙法輪,及為有情而得示現無上大智,令一切智智種性不斷?』無邊莊嚴!此由如來往昔願力,為令一切種性不斷,及威加此陀羅尼句,開示演說此甚深法廣令流布,使諸有情於佛法中當能悟入,令一切智種性不斷,光闡弘宣此諸法教。無邊莊嚴!汝等今欲隨學如來,有諸眾生希求法者,開示演說勿生勞倦。

[0024b19] 「無邊莊嚴!諸菩薩等如所聞法,於大眾中當廣開演所有法行,由是當得近於佛智,能速證獲陀羅尼門。由證陀羅尼故,以少功力而能受持光明照耀清淨法門。無邊莊嚴!一切諸法本性清淨,若法本性非彼相應非不相應,非和合住非不和合,於諸法中而無有法,若無有者則無有處而可示說,唯除因盡,因盡故即離,離故即滅。我為有情了知故,說一切諸法本性自性。於彼無因即無因盡,無因盡故無離無滅。無邊莊嚴!汝觀如來之所說法如是清淨,若有以法觀如來者,彼於如來見不清淨。何以故?如來非法亦非非法。如來尚不安住少法,何況非法。若住非法,無有是處。如來超過諸表示法不可宣說,一切語言皆清淨故。是故如來最極甚深廣大無量。

[0024c05] 「無邊莊嚴!如是如來非色表示,非受想行識之所表示。如來亦非色盡解脫,非受想行識盡解脫。由是如來絕諸表示,與色等法非共相應非不相應,而於一切有為無為能遍解脫,不起分別無有戲論。如來不與色取相應,亦復不與受想行識諸取相應,永斷一切取蘊根本,而亦遠離諸法根本。謂無戲論,不入不出超度瀑流,不住無上諸佛智境亦非不住。應說如來不住少法、不取不捨。如說如來,說法亦爾。如來不相應故,如來之法亦不相應。如如來法,諸法亦爾。依如實理,諸法皆如,是故世尊說一切法悉是真如,一切法如與佛真如無二無別、非一非異。如來安住無分別法,非遍計故。無邊莊嚴!如來說法,終不超過一切諸法。何以故?無有少法可超過故。無邊莊嚴!如來於彼某時證得無上正等菩提,然於彼時實無有法而可得者,以一切法及諸隨法不可得故,不起分別亦復不起法與非法及作意想,於彼本性清淨法性而不安住亦不建立。如是了知簡擇法時,亦無了知及簡擇者。無邊莊嚴!此所演說第一義句,即是如來非句之句,句清淨故。以是義故,諸菩薩等得一切句清淨之智,由是能入無邊理趣陀羅尼門,亦無少法而可證入,不來不去。

[0024c28] 「無邊莊嚴!所言句者,無句可得,非句句故,於一切句應如是知。如是諸句是厭離句,若厭離句是虛妄句,若虛妄句即厭離句。彼一切句是滅盡句,若滅盡句即真如句,若真如句即究竟句,若究竟句是盡離滅句,若盡離滅句即涅槃句。若涅槃句即非世俗,無句施設亦無示說。無邊莊嚴!言一句者,於一切善不善法中平等趣入。云何一句?所謂離句。於厭離中無有少句,是一切句猶如厭離句。亦非句,句清淨故。若句清淨即涅槃清淨,若涅槃清淨即句清淨。如是諸句皆不可說。若以語言宣示句者,而彼諸言於十方界求不可得,誰為誰說?故諸言說一切皆空。彼若空者即無有義,不應於中戲論分別。出生如是諸句義者,一切皆是無分別句、無戲論句。是故修觀行者,尋求觀察一切句時,當知皆為離滅涅槃。如是諸句不異涅槃亦不可說,然非不異。由言說句皆虛妄故為清淨句,宣說善巧表示諸句非實表示,若非表示非不表示則處中道。若處中道則無分別,以於此中分別斷故。於此法性平等入時,而無有處行少惡行,無所得故。如是不行,亦不遍行不等近行,若如是行,諸佛說為菩薩乘者無有少法而可行時,彼行菩薩地安住無上清淨陀羅尼故。

[0025a23] 「無邊莊嚴!我今當說陀羅尼句。由是句故,令諸菩薩得陀羅尼,而能開示無邊法藏。應說此等住無諍地,以能摧破諸他論故、極寂靜故、廣演法故。此中何者是彼法門陀羅尼句?

[0025a27] 「哆姪他若曳(一) 微若曳(二) 隖計(三) 烏迦(上)筏底(丁以反)(四) 阿(引)[口*路]計(五) 阿(引)[口*路]迦(上)筏底(丁以反)(六) 鉢囉(二合上)陛(七) 鉢囉(二合上)婆(上)筏底(丁以反)(八) 娜唎設儜(九) 儞(尼頂反)那唎設曇筏底(十) 遏替(十一) 遏他筏底(十二) 戍闥儜(十三) 鞞戍闥儜(十四) 鉢唎戍闥儜(十五) 吃唎(二合)耶(十六)(上聲) 吃唎(二合)耶筏底(十七) 嗢哆囉尼(十八)(上聲) 珊哆囉尼(十九)(上聲) 摩訶毘社曳(二十) 麼訶毘社耶筏底(丁以反)(二十一) 阿怒珊地(上)(二十二) 阿鉢囉(上、二合)底(丁以反)珊地(上)(二十三) 庾伽(上)磨[阿-可+欠][木*奈]陀(上)(二十四) 悉地(二十五) 悉馱遏挮(二合)(二十六) 悉陀(上)遏他(上)筏底(丁以反)(二十七) 麼底(丁以反)(二十八) 麼底(丁以反)鉢囉(二鞞合)(二十九) 嗢哆唎(三十) 嗢哆囉筏底(丁以反)(三十一) 弭磨唎(三十二) 彌磨囉怒散地(三十三) 薩嚟(三十四) 薩囉筏底(三十五) 薩囉(引)怒伽底(三十六) 娑冥(上)(三十七) 娑麼[口*藍]婆(上)弭伽底(三十八) 羯底(丁以反)(三十九) 阿儞伽底(四十) 阿鉢囉(上、二合)底(丁以反)儞筏底(四十一) 彌勢曬(四十二) 彌勢曬筏底(四十三) 阿(上)磨醯儞(四十四) 儞磨醯儞(四十五) 鉢囉(二合)磨醯儞(四十六) 鄔(引)荷鄔哆囉嚀(四十七) 麼囉鉢娜曳(四十八) 阿(上)勢鎩(去)(四十九) 阿怒跛勢鎩(五十) 阿怒伽迷(五十一) 阿鉢囉(二合)底伽迷(五十二) 阿伽(上聲、呼)帝(五十三) 阿娜伽(上聲、呼) 底(五十四) 伽底弭戍馱儞(五十五) 鉢唎戍第(五十六) 薑(去)竭差(初假反)(二合)掣(尺曳反)娜儞夜帝(五十七) 麼底(丁以反)鉢囉(二合)避帝(五十八) 麼底毘戍馱儞(五十九) 三縵多(引)怒羯帝(六十) 三縵多鉢唎縛(房可反)嚟(六十一) 三縵多毘戍馱(六十二) 儞阿怒跛仡囉(二合)呬(六十三) 阿儞仡囉(二合)呬帝(六十四) 呬那(引)囉梯(二合)(六十五) 阿囉他(二合)毘戍地鉢囉冥(六十六) 奚都儞地珊寧鉢囉(二合)避底(六十七) 鉢囉(二合)避多筏底(丁以反)(六十八) 毘儞設者(二合)曳(六十九) 避儞設者(二合)耶(引)怒羯帝(七十) 阿難多囉挮(七十一) 阿難多苾仡囉(二合)奚(七十二) 麼社毘戍地(七十三) 阿怒竭囉奚(七十四) 鉢囉(二合)竭囉荷毘戍馱儞(七十五) 阿地耶(二合、引)多麼(二合)毘竭帝(七十六) 麼呬囉馱(二合)毘戍馱儞(七十七) 苾地耶(二合、引)怒竭底(丁以反)(七十八) 苾地耶(二合、引)怒散地(七十九) 鉢唎戍馱儞(八十)

[0025c03] 「無邊莊嚴!此是陀羅尼標釋之句。諸菩薩等由是句故,而能隨念無量如來所有法藏,亦能為諸有情開示演說住無諍地,復能隨入一切義句理趣善巧,善能了知無量廣大差別智覺,隨其所願皆得圓滿。」

大寶積經卷第四

大寶積經卷第五

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制譯

第二無邊莊嚴會無上陀羅尼品第一

之二

[0025c16] 爾時佛告無邊莊嚴菩薩言:「我當說彼陀羅尼門理趣差別智慧善巧,令諸菩薩得陀羅尼善巧方便,由證此故,當能了知隨法祕密善巧理趣。云何了知?無邊莊嚴!於眼所見色陀羅尼,乃至意所知法陀羅尼門。無邊莊嚴!云何六內諸法所取外法陀羅尼門?無邊莊嚴!若諸菩薩眼見色已,而由不可映奪智力及念善巧不迷忘故,了知遍持色是無常生滅不住,皆盡離滅。由此復能於內眼界而不執著我及非我,善巧安住眼處清淨。於色攀緣不攝受故,而能清淨陀羅尼門,善能觀見盡厭離滅則無戲論。由不戲論總持善巧,住無妄念無有積集,所行道中而能捨離眼與眼識及所知法無有分別。由如實見得清淨故,亦能隨念諸法如幻,於能所識清淨善巧得總持時,善能攝取不共世間廣大智蘊。如是略說,乃至意所知法陀羅尼門,菩薩以意了知法已,而由不可映奪智力及念善巧不迷忘故,而能總持諸法無常生滅不住盡厭離滅。於內意處安住總持,亦不執著我及非我,善於內住意識地者,隨能妙觀總持善巧,次善安住意處清淨。於外法處不攝受故,能得清淨陀羅尼門。由內外法及餘結使不相應故,能隨觀見盡厭離滅,不作戲論。由不戲論總持善巧,住無妄念無有積集,趣行之道而能捨離。意及意識并所知法,無有戲論不起分別,以如實見得清淨故,而能隨念諸法如幻,亦能總持於識所識清淨善巧,而能攝取不共世間殊勝福慧。又能如是於去來今及諸內外一切法中,由隨義覺攝取方便善巧智力,不於少法起無因見。而不於因起於緣見,亦不於緣而起因見,了一切法各不相應,如實隨入諸法本性,此一切法本性清淨展轉寂靜。若一切法展轉依持隨種類持,由於遍持共相應故得安住者,應知彼法不由依持共相應故而得安住,不生不起而不流轉,亦非言說之所能得彼所有義。一切諸法各不同分非共相應非不相應,以一切法無有作者令作者故,無有壽者、無有眾生、無補特伽羅,此說法句非如其實非不如實,一切諸法不攝受故,同於涅槃,無有執著、斷於執著、遠離執著。無邊莊嚴!此是諸菩薩演說陀羅尼差別善巧。如內外法,於一切法應當了知。如是說時,彼諸菩薩捨離內句亦不取外,及能觀察無有始終,乘生死輪墮在世間,入無明室處無明[穀-禾+卵],周遍流轉。彼雖如是生死輪轉,於中亦無生死可得,亦無真實生死之輪。雖復隨順生死輪轉,墮在世間於中可得,然諸眾生不能了知此諸法故,於生死中遊行馳走周遍馳走,又不能了虛妄顛倒,於非眾生起眾生想。若眾生想所繫縛者,彼於諸法不能了知,隨入破壞極破壞法,為虛空執之所執著。」

[0026b11] 佛告無邊莊嚴:「若諸菩薩於此法中能解了者,速疾獲得智慧光明隨證法門,辯才清淨修習忍辱,而能精勤起大慈悲,志無懈倦善能安住,祕密言詞演說方便,亦能了知一切諸法異名差別最勝語言。隨所憶念,往昔住處能善讚說無少相違,令諸眾生住無諍論,能壞一切外道諸論。為破眾生諸黑闇故宣說法時,而為十方無量世界諸佛如來之所稱歎,放法光明作不思議法之施主,善能開示諸佛法藏無有迷惑,及能攝取殊勝大願,如其所願皆令滿足,得不思議方便善巧。令諸眾生意樂開發,及能示現前後際因,亦能示現去來方便。無邊莊嚴,是中菩薩於能發起三摩地門應勤修習,既修習已而能證入陀羅尼門。於陀羅尼門得自在已,於諸祕密廣大異名而能演說,及能入於異名之智,能隨順入甚深理趣,善能了知言說示現,令無少處而生疑惑,不由他教住於忍地。無邊莊嚴!若諸菩薩能善發起勇猛精進,為欲哀愍諸眾生故,求諸法智證入通達,無有餘乘而不成就,得佛大智,超過一切世間之智、究竟清淨一切智智,未足為難。

[0026c03] 「無邊莊嚴!於此演說陀羅尼門甚深方便法品之中所有諸法,為欲攝取諸菩薩故開示發起,我今當說,令諸菩薩普遍開悟,善能攝取祕密言教,凡有所作皆能了知一切語言音聲之義,復能證入差別覺慧善巧之智。何者是彼所有之法?無邊莊嚴!是諸菩薩具淨尸羅,安住實諦加持之力,則能增長布施方便,求無我所無攝受法,修習方便證一切法真實理趣,得不退法及善安住不退轉地,速疾具足無礙辯才,智慧增廣猶如大海。無邊莊嚴!當於後時,無有餘人頗能恭敬受持此法,唯除菩薩希求甚深如實法者、為欲開示如來法藏希求樂欲增上心者、調善意樂正思惟者,彼等於此甚深法中精勤修學入此理趣,則能了知異名演說,亦能了知一切諸法自性本性。

[0026c18] 「無邊莊嚴!假使如來以種種名演說諸法,然於諸法本性自性亦不相違。如來開示諸法本性不相違法,說一切法無所造作。凡所演說,無有所說及能說者。無邊莊嚴!如來已得演說善巧勝波羅蜜,如來亦無少法可得,亦無隨得亦不遍得。如來不為少法安住故、不捨離故、不為生故而能說法。亦不為得少分法故亦非不得故,如來行無所得。如來不行亦非不行,亦不應說諸佛如來行如實行。何以故?無有少法說名如來。此是如來住如是住、行如是行。若彼如來以名字故名如來者,如來與名非異非不異。非異非不異故,不應說言如來若來若去。如來非戲論者,超過戲論亦無超過。如來無有超過,超過亦無如來。如是如來與如來性,非即非離,不虛妄性、不變異性亦復如是。如是稱揚如來體性,無有少法開示演說亦無示現。如來證得一切諸法如實本性,然一切法所有本性不可宣說,一切諸法無所有故。如是如來說一切法,無有所作亦無變異,不生不滅不出不離,一切諸法究竟清淨故。非得非遍得,於一切法無有所得,無所得故無有可證,如是無有少法可得。若法可得,於諸法中應有受者。既無受者,是故當知一切諸法由不生故無有得者。如來名號亦由聖教假名施設,如是言說性清淨故,聖者於中不得少法。然於聖者亦無有法及與非法,亦無有法名為聖者及非聖者,無有少法與彼相應或當相應。於此如來所有演說皆應了知,亦復不應隨俗而轉。如來能說法及非法,亦不建立有法非法。如來能說善不善法,亦不建立有善不善。如來能說一切諸法,亦不建立有一切法。如來能說法無表示,亦不建立有無表示。

[0027a22] 「無邊莊嚴!如來所說此甚深法,無淨業者不能了知。若有樂求無上菩提、於生死中求解脫者,應當覺了諸佛如來所演說法。無邊莊嚴!若諸菩薩於此法中能解了者,應無猶豫不取不捨,亦不見有少法生滅,無有戲論非無戲論,則能演說此真實法。於此演說真實法中,亦不執著。無邊莊嚴!譬如須彌山王,與諸福德善根眾生所用宮殿作依止處,眾生於彼而受歡樂。如是如是,作善根者諸菩薩等,於此法寶積集教中而能聽受,由此法寶菩薩能得一切智智。無邊莊嚴!此契經法能隨順入無上法智,為欲開示如來法藏陀羅尼故,如是流布此陀羅尼,能攝一切所有廣大真實之法。諸佛如來所說之法,皆悉從此無邊陀羅尼門之所流出,此陀羅尼為欲清淨一切法門,是故如來開示演說。此陀羅尼能攝一切契經等法,不成不壞、無初中後。此陀羅尼如來護念,遍於十方諸佛世界,能作無量無邊佛事。無邊莊嚴!於此最初陀羅尼品說義品理趣品中而能攝受一切諸法,無邊莊嚴!彼中諸菩薩等欲隨覺了此教法者,欲流注法令不斷者,欲入諸法無住印者,欲隨覺了無有障礙祕密門者,欲隨發起趣向加行大精進者,欲隨覺了諸法性相說此法者,應當受持諸佛如來所演言教。既受持已,隨應了知一切所有祕密言詞。欲隨趣入總相演說文字智者,欲隨覺了演說諸法差別理趣者,欲隨憶念一切諸法簡擇智者,為欲利益安樂一切諸眾生故施設勝義,善隨機根授與眾生令得利益。若稱揚法、若流傳法、若演說法,以資糧心哀愍利益求佛之智,不於少法而生執著。由不執著無有所取,亦不觀察無二法智,亦不示現內智外智,不於少法而生厭足,亦不應以下劣精進希求上智。勤修一切甚深之法,所有難問隨義而說。應住自利及以利他,應善觀察自他之想,入一切法皆悉無我。我清淨已,隨入一切諸法清淨,愛樂開示演說言教,若問不問乃至少法不生慳悋。菩薩應作如是四無量心。我為利益諸眾生故,隨與勝施、最上之施,所謂無上法寶之藏。我今當令一切眾生與不可說法寶相應,假令眾生作諸重惡,終不於彼生慳法心,離諸慳惜,能為捨施為法施主。我今當作如來之事一切智事,令諸眾生捨離重擔。於大瀑流,當以法船運度群品,能令眾生得於一切安樂資具。菩薩當以如是悲心發生覺慧,速疾證於殊勝之法,於此契經陀羅尼門,演說諸法差別總持,當得成就捨離生死,不為他論之所攝受,能破一切外道諸論、降伏魔軍,為欲滅壞諍論法故應如是住。

[0027c14] 「無邊莊嚴!此陀羅尼門一切如來之所攝受,善作憶念。譬如後身菩薩住於三十三天、夜摩天、兜率陀天、樂變化天、他化自在天中,兜率陀宮一切諸天承事供養,一切眾生咸生愛樂,成熟善根攝諸勝福。餘有一生,施戒福蘊具足清淨,成就一切殊勝智蘊,於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所不能及,而能映蔽一切有情所有善根,亦為一切諸有情等恭敬讚歎,現前獲得一切智智。若彼菩薩從兜率宮下閻浮時,即於中國無怖畏地最勝妙處,在大城內一切眾生眾會之中降生出現,為諸眾生瞻仰禮拜供養恭敬。此陀羅尼契經之門亦復如是,入於一切諸法之中而得安住,一切諸法皆從此生亦從此滅。菩薩於此得安住已,成熟增長於一切法而得安住,一切法中而得自在,為其主故。菩薩最後受身生於人中,以無觀視一切法印三摩地力,普遍觀察一切有情,及遍觀察一切三千大千世界。由得法陀羅尼醍醐之味,以廣大心善住廣大智慧境界,終不貪愛一切欲樂玩好資具,亦不希求一切染法端嚴相續。由住彼空三摩地覺,能善觀察一切諸法,隨得無相方便善巧,而於一切無所執著。能善了知一切三界有為之法,無非過患、安可貪著、應求出離,速得寂靜極寂靜界,及勝解脫勝出離界。然於彼識不住不著,觀察生滅積集散壞,於諸有情起大慈悲,為成熟故生出離覺,以覺理趣隨宜方便,能隨順入最勝智慧。隨念一切有情,善巧方便而得自在,隨得諸法無有障礙陀羅尼善巧理趣。以善巧智簡擇觀察一切有情,及善觀察不思議法決定理趣。雖復少年端嚴美麗,於諸欲境曾不愛樂。捨離所有一切資財珍玩眾具親戚眷屬,思惟觀察,以厭離心希求寂靜,從家出已趣於非家。既出家已,而能成就不思議覺甚深方便,隨所作業積集資糧,趣向無上菩提道場,隨願莊嚴獲得無上陀羅尼印甚深方便最勝尊頂。由是清淨陀羅尼門善巧理趣,得一切法自然之智,及無障礙一切智智遍持善巧。彼既得於一切智智陀羅尼門,隨得決定一切智智善清淨已,安住無上一切智智加持之力,能轉無上清淨法輪,亦能隨得一切法智巧妙言詞諸法。譬如盛日光明照曜,如是法聲光明遍示一切天人之類。無邊莊嚴!菩薩住於一切智智陀羅尼已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彼陀羅尼門句義差別,諸餘菩薩所不能知。若一生補處菩薩坐於道場,以清淨覺無師自悟,此陀羅尼而得現前。亦猶菩薩為菩提故,無量劫中積集善根,於其長夜久修梵行得深法忍,哀愍一切諸眾生故,大慈悲心方得現前。

[0028b07] 「無邊莊嚴!菩薩由是陀羅尼故坐於道場,當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我今於汝不可示說,汝得菩薩智慧現前能證彼法。當於爾時,諸菩薩等自應解了。爾時菩薩得無邊門、無量門、因門、無譬喻門,悉皆現前。而得門者不可宣說,超過世間,不共一切天人魔梵及諸沙門婆羅門等,逮得最上清淨之法,一切智智及自然智。菩薩由是能入清淨自然之智,能轉無上清淨法輪,漸次為於無量眾生攝取無上一切智智。於諸法門及涅槃門得清淨故,開示演說無量種種善巧理趣,而能發生持蘊善巧,亦能示現持蘊清淨善巧之智,界處緣起亦復如是。又令眾生發生趣入聖諦法門,亦能示現聖諦清淨善巧之智。又能發生三十七品菩提分法差別善巧,亦能示現菩提分法清淨之智。而能發起持奢摩他、毘鉢舍那善巧之智,亦能示現持奢摩他、毘鉢舍那清淨善巧。又能發起持三摩地三摩鉢底善巧之智,亦能示現禪三摩地三摩鉢底清淨善巧。又能發起持無迷惑功不唐捐善巧之智,亦能示現持無迷惑功不唐捐清淨智慧。又能發起持厭離盡無生之智,亦能示現持厭離盡無生清淨善巧之智。又能發起持明解脫善巧之智,亦能示現持明解脫清淨善巧。而能演說大涅槃門,亦能住持一切句義,捨離清淨善巧方便,於有為無為、有漏無漏、世出世法,以無量名表示宣說,法門清淨故。為諸眾生開示無上決定之法,及持清淨微妙智因。

[0028c06] 「無邊莊嚴!如來說此大陀羅尼遍持方便,為一切智陀羅尼善巧之力得安住故,隨諸眾生一切本願示如是行,令入隨覺理趣差別。善能開示陀羅尼威力無上法藏,而能流注降灑法雨,潤洽一切枯槁有情,施以妙法咸令滿足。汝等應當隨如來學,於此甚深決定之法不應違逆。汝等於此一切智智大陀羅尼,不久當得遍持自在住陀羅尼,為諸眾生當作如是無量義利,如我今者。汝等當以無量異名開示演說此陀羅尼決定諸法甚深智慧。

[0028c16] 「無邊莊嚴!此中應當希求勝解,不應捨離菩提資糧。云何應當希求勝解?謂諸菩薩應當解了一切諸法,不生不滅、不動不住、不來不去、自性空寂,於彼空性亦不執著,何況於相起執著想。彼空性中無有相想。若彼空中無有相者,能入如來說有為空、無我我所、一切我人眾生壽者。如是空性非染著非不染著,非污非不污,非迷惑非不迷惑,非愛非不愛,不住於空亦不遍住亦不建立。若空厭離,彼即寂滅無有分別,無遍分別、無勝分別、無普分別、無有功用,乃至無有少法可取。自性清淨,彼即諸法本性自性,一切有為本性皆空,乃至一切善不善法、有為無為、世出世間亦復如是。菩薩攝受如是勝解,得入解脫解脫智見,及能攝受普淨無垢解脫之處菩提資糧。云何名為菩提資糧?謂戒清淨、智慧清淨、三昧清淨、解脫清淨、解脫智見清淨,施波羅蜜清淨、戒波羅蜜清淨、忍波羅蜜清淨、精進波羅蜜清淨、禪波羅蜜清淨、慧波羅蜜清淨。若彼清淨即普清淨,若普清淨即無垢法門。性淨之心光明照耀無有煩惱,彼心常住本性空寂亦無照曜,客隨煩惱三種染污,彼皆不實空無所有。如是心性不與煩惱清淨相應。何以故?是心無二亦無二分,本性清淨。若能如是了知心性,非煩惱染之所染污,非內非外不在中間皆不可得,唯除妄想因緣和合。雖有心生亦不可見,十方推求了不可得,亦無有心能見於心。如是攀緣非心和合,心亦不與攀緣和合。亦非因緣與心相應,心亦不與因緣相應。唯由心故,彼一切法與心相應。凡所有法與心相應,非互相知亦不可見,何況諸法非心相應。以第一義思惟觀察,無有少物可相應者及不相應。何以故?無有少法與少法相應及不相應,一切諸法自性寂靜。自性亦不與少物相應及不相應,一切諸法所有自性即是本性,若是本性彼無自性。汝今當知,若以言說得一切法本性自性,無有是處。於諸法中無有少法名為諸法本性自性,一切諸法本性皆空,一切諸法自性無性,若空無性彼則一相所謂無相,以無相故彼得清淨。若空無性,彼即不可以相表示,如空無性不可以相表示,乃至一切諸法亦復如是。是空無性非染非淨,然是一切諸法本性。若是一切諸法本性,非由染淨之所建立,無住無起。

[0029b02] 「無邊莊嚴!汝今當觀一切諸法,無住無起、無所建立、本性清淨。云何眾生於中迷惑?此由世間乘虛妄輪,為虛妄輪之所迷惑。所言乘者,亦無有乘亦非無乘,而此世間乘虛空輪,為虛空輪之所繫縛,然虛空輪亦無所有。此諸眾生為大愚癡之所迷惑,而於其中無有愚癡亦無迷惑。無邊莊嚴!汝觀眾生以愚癡故,於此法中不能了知,住於諍論。無邊莊嚴!住諍論者即為非住。然諸世間以迷惑故,不能了知彼即清淨。若不住者即名為住,是則不住清淨善根。無邊莊嚴!如是如來祕密法門難解難入,唯除汝等能於長夜修行善法而得了知。

[0029b14] 「無邊莊嚴!如來嘗說住諍論者則為非住。云何為住?所謂不善。然不善者是無所有,若有於此無所有中,不能了知住與不住無有別異,是則名為住於諍論。若復有住清淨善根則不名住,若不住者無有過失。無過失故則能了知,如是法門若不清淨,無有是處。若諸眾生無有智慧,為大煩惱之所覆蔽無智慧故,假使少有明了順說尚不能解,何況祕密非隨順說,若不住者是則清淨。云何不住?謂不住善法及出離界。何以故?無出離界及界施設。於涅槃界若不住者,名得涅槃。此涅槃名但假施設,如是涅槃無有所得,亦復無有得涅槃者。若有得者則應滅後更有如來,若無得者則應滅後無有如來。若滅度後,言有如來及無如來,俱不可說,此不可說亦是如來假施設句。有諸眾生於甚深法不勤修行而生疑惑,若有說言如來有色,滅度之後應有如來;若有說言如來無色,滅度之後應無如來;乃至滅後非有如來非無如來,亦復如是。若法不生不滅,彼法滅後不應說有說無。如是如來不生不滅,彼亦滅後不應說有說無。乃至邊無邊等,如來說彼俱不可說。若說有邊則無有中,若說有中則無有邊,所言中者非有非無。若復於中實有實無,是則便與緣起相違。若復有法非從緣起及非緣起,彼法不滅,若有若無俱不相違。所有一切從緣起法及緣起法,此無中邊非有非無。若非有無云何可說?

[0029c13] 「無邊莊嚴!如來以大方便安住彼中,為諸眾生破無明[穀-禾+卵],開示演說不違緣起。一切諸法皆入緣起,若入緣起是則無有中邊之說,若離言說,乃至無有少法可得。無邊莊嚴!汝今當觀,無所有法、無有邊法說名中道,以於方便說有覺慧能持諸法,然持法者亦不可得,不可得故無有言說。無邊莊嚴!汝等智者應如是知,一切諸法真實之相,不來不去、無分無斷、不一性不異性,到一切法第一彼岸,無有少法不到彼岸,到彼岸者即是涅槃。一切諸法悉涅槃相,是故當知不可宣說,唯除世俗說為中道。如是中道彼即趣向大涅槃路,亦無涅槃是彼所趣。若有涅槃是彼所趣,而於諸法應有去來。一切諸法性皆平等,是故涅槃名無所趣。無邊莊嚴!此名中道。然此中道即非中道。何以故?無增無減故、無邊無取故。法若無邊,云何有邊?謂無處所是無邊法。凡夫眾生於無處所執為邊處,見邊處故不得解脫,以於真實無處所故。

[0030a02] 「無邊莊嚴!汝觀如來以善方便決定覺慧,乃能演說如是中道。無邊莊嚴!諸佛如來於一切法無有疑惑、無忘失念,諸佛世尊心常在定,得三摩地無礙自在,常善觀察,安住最勝三摩呬多而說語言,無量知見不住非處,說清淨法、說究竟法、說寂靜法,如來所說無有遺餘。無邊莊嚴!如有寶珠名種種色,在大海中,雖有無量眾多駃流入於大海,以珠火力令水銷滅而不盈溢。如是如來、應、正等覺證菩提已,由智火力能令眾生煩惱銷滅,亦復如是。無邊莊嚴!若復有人於日日中稱說如來名號功德,是諸眾生能離黑闇,漸次當得燒諸煩惱。如是稱念南無佛者語業不空,如是語業名執大炬能燒煩惱。若復有人得聞如來及佛名號,離諸黑闇,與彼眾生為涅槃因。無邊莊嚴!我為信於如來、眾生及諸眾生煩惱滅故,降澍法雨。無邊莊嚴!如來所說是法真實,以真實故無有少法開示演說,而於是法無實無虛。無邊莊嚴!如來是實語者,住真實法,能演說此陀羅尼門。無邊莊嚴!此真實法誰當能了?唯除菩薩如實見者、具足見者、作善業者,於甚深法餘無能了。

[0030a24] 「無邊莊嚴!於此義中應當隨順。自於此法繫念現前,不信樂餘、從他生智。為欲利益安樂眾生,於此法中應生隨順。若於此中生隨順忍,是則不住不隨順中。無邊莊嚴!無聞眾生無隨順忍,於此法教不能了知。或復有餘異見所行,乘異路者、趣惡道者、不作善者、親近諸餘行異行者,彼等不能入此法門。無邊莊嚴!汝今當觀,若有說此無障礙藏法光明時,所有一切無聞眾生,未善調伏凡夫心故無有威儀,由此遠離如是法教。若有眾生能修習身,於此法中假使無有能隨順忍尚不遠離,何況有能生無漏忍、無有執著,於此眾會能轉無障無礙法輪。何以故?此等皆住無障礙地。無邊莊嚴!我為成就善根眾生,及為如來加持眾生,於無礙法見清淨故,亦欲利益哀愍一切故,演說此陀羅尼門。無邊莊嚴!若有於此法門能悟入者,應知彼已住菩薩地,能速疾證無生法忍,不久當得授菩提記。無邊莊嚴!汝等於此甚深法門應生勝解。

[0030b14] 「無邊莊嚴!汝今當知如是法門,無執著者、無得忍者以之為地,若有供養往昔諸佛,能於長夜勤心修習,善身威儀、善護語業、善調伏心,平等智慧隨憶念者,心無所住於此法中善受持者,不顧身命,彼人則能流傳此經。當於後時,若有眾生於此法中為聽聞故,勤修習者尚難可得,何況有能書寫受持、讀誦通利、開示流布、為他廣說,是人不久獲得清淨陀羅尼門,速疾逮得清淨智慧,當能入於一切智智。無邊莊嚴!汝觀如來為諸菩薩得一切智智故,開示演說如是法藏,然於其中無有少法而不演說。如是所說無說而說,能生清淨及能開示清淨法門,一切諸法等虛空相。云何為等?以一切法與虛空等,而是虛空非等不等,一切諸法亦復如是。如空無邊諸法亦爾,一切諸法邊不可得,不可得故無有邊際,無邊際故說為無邊。若能於中如是住者,是即名為住如來法。住如來法則無所說。若無所說,於一切法以假名相隨應了知,不應於中而起執著。若不執著即不墮邊,若不墮邊則不墮中,若墮於邊則墮於中,是故應當離於中邊。若離中邊即離一切,若離一切則無所說,由此獲得清淨智慧,於一切法無所取著,無有所取及能取者。何以故?諸法無我我、無所得故,我性自性無所有故。如是如是,無邊莊嚴!如佛所說諸行無常,如是演說無變異義、不相應義。如佛所說諸有苦義,如是演說涅槃義、厭離義。如佛所說涅槃寂靜,如是演說一切有為皆捨離義,或無常故、或諸苦故、或無我故、或涅槃故。如是等門,此是如來之所演說,此亦開示一切諸法本性自性。

[0030c16] 「無邊莊嚴!如來以種種名、以種種門、種種語言演說諸法,如來亦不異於諸法本性施設非一性非異性,一切諸法非一非異,不可見故,速疾證入虛空自性,趣一切法無所有相。

[0030c20] 「無邊莊嚴!此陀羅尼門,為諸菩薩本性清淨自性調伏,是故發起。言調伏者,為欲調伏貪瞋癡故、調無明故,及令趣入如是平等,以貪瞋癡能調伏者亦不可得,若不可得即是調伏。無邊莊嚴!或貪瞋癡,如理推求亦不可得,以貪瞋癡空無所有虛妄不實,誑惑愚夫無所安住,彼亦如是無有住處亦不可得。是貪瞋癡,從於彼生即於彼滅,本性空寂應如是知。云何應知?如其不生彼則不實亦不顛倒,是貪瞋癡皆以無明黑闇為首,從彼所生、由彼所生,一切皆悉虛妄不實。是貪瞋癡本性清淨,如是見者,能生清淨不思議門,及能獲得陀羅尼門。若有能於如是法中思惟觀察,是名獲得陀羅尼業及智慧業,是名平等了知之智,是名清淨菩提資糧,是名精進不放逸地,是名調伏憍放逸地,是名不壞戒見威儀,是名清淨身語意業,是名隨順無我智相,是名能斷能滅離想,是名出生無量無邊善巧方便。

[0031a09] 「無邊莊嚴!汝今當觀,於此信解出離法中,開示演說一切諸法本性自相,及能開示此諸法門,說一切法等虛空性,能說法者亦不可說,所為說者亦不可得。無邊莊嚴!我今說此諸菩薩等悟入句門,若諸菩薩於此學已,能得甚深如海智慧,一切他論無能摧伏。隨得一切智所趣行,善說法要不由他教。得不思議平等智慧,由智慧故無有所著,能演說此無名無相一切法門,能得隣近諸佛如來一切智智及自然智所有名號,逮得一切名相清淨,隨證速疾普遍音聲,得悅意聲、得殊妙聲、得清淨聲,為諸眾生信受語言親近諮問,以決定慧能善巧答。所謂時語、如理語、利益語、柔軟語、義決定語,以一義說,能令眾生了知多義。無邊莊嚴!汝今當觀,諸菩薩等於此修行,而能覺了諸佛菩提,能得如是無量功德,斷諸愛恚憂惱愚癡,能辦所作得差別智。於一切處已善修學,獲具足忍不退失法,意樂清淨住於大願,於諸眾生善言問訊。

[0031a28] 「無邊莊嚴!若諸菩薩於此法中,已不勤修、今不勤修、當不勤修,於諸如來殊勝功德無有少分。無邊莊嚴!若有菩薩於此法中,能勤修習志求一切,如其所願、如其所行、如所發趣、如所意樂,當滿足者少極少難得極難得。若有於此甚深法中能住能忍觀察簡擇者,當得證於無盡神通大神通智,超過一切世間智、自然智、無邊智、無量智。無邊莊嚴!此出離法陀羅尼門,若有於此勤修學者,當得近於菩提道場,為諸眾生安住發起大慈大悲,作諸佛事。」

大寶積經卷第五

大寶積經卷第六

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

第二無邊莊嚴會出離陀羅尼品第二

[0031b17] 爾時無邊莊嚴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:「云何名為出離諸法陀羅尼門?」

[0031b18] 佛言:「無邊莊嚴!此是出離一切文字印法,一切諸法悉入其中。云何名入?以平等故。一切諸法皆入平等,亦不見法入於平等,不可了知、不可得故。於一切法自性如實不分別時,一切諸法悉入其中,離於無作及有作故。由諸文字及以語業演說諸法,如是二種不如實故。性平等故,所有文字及以語業皆悉平等。於諸法中所有言說皆非如實,此是諸法如實句義。所有文字及以語業此二皆無,以無有故,無有真實開示演說。所言文字及以語業無真實者,即是諸法無差別句、無增勝句、無建立句,此甚深法不可宣說。一切諸法皆非真實非不真實。何以故?諸法本性非以文字語業宣說可見可得,一切諸法皆無本性。如是諸法,非作非不作、非等非不等、非寂靜非不寂靜,然於諸法亦住寂靜及不寂靜。所言住者,亦無所住亦不變異,亦復不住不變異法。何以故?法無住故不入算數,非由算數建立言教而能令法入於算數。一切文字語業演說皆不可得,不住於處及一切處。如是文字及以語業,無所從來、去無所至、不住中邊。一切文字及於語業,業非業故、非功用故,以於一切文字語業自性空故,文字語業亦復皆空。亦以文字語業他性空故,他性亦空。乃至自他性空故,自他性亦空。自他空故彼則寂靜,若寂靜者彼則寂滅,若寂滅者彼一切法即寂滅門。由彼彼門得說法名,若說文字,若說語業,彼一切門亦不可得,門清淨故、無所有故。由彼彼門演說諸法,而於此門究竟清淨,能平等入於一切法,如是厭離。云何厭離?謂貪本性。貪本性者彼則清淨,若清淨者彼則究竟,若究竟者云何有貪?云何有說?

[0031c21] 「無邊莊嚴!如是略說,無有分別、無有戲論法門清淨陀羅尼門。入是門故,能破無明黑闇重障,能隨憶念明法種性,於一切法得入光明清淨法眼陀羅尼門,及能證得文字差別演說法門。由是門故,便得入於一切智智,及得近於諸佛如來。於諸法中得為勇健,能破外道降伏魔軍,令諸眾生增長善根,入於如來祕密之法,隨得法門陀羅尼門。由是法門,於十力中獲大法光,速疾成就如來之力。無邊莊嚴!諸佛如來以十力為力、為無上力,超過一切世間之力,能於眾中作師子吼。何等名為如來十力?無邊莊嚴!如來於此以無上上一切智智,於處非處以處非處如實了知。此是如來第一之力。由此力故處大仙位,為諸眾生演說正法,及能為轉無上法輪。唯除如來,天人世間先無有能如法轉者。復次如來以無分別一切智智,如實了知過去未來現在諸業、業攝取因善與不善無量行相,無著無礙。此是如來第二之力。復次如來以無分別一切智智無著無礙,能善了知一切有情無量諸行。此是如來第三之力。復次如來以無上上一切智智,如實了知種種勝解、無量勝解、各各勝解所有分別及妄分別。此是如來第四之力。復次如來能如實知無量界、種種界、無量緣、種種緣世間住處。此是如來第五之力。復次如來能如實知若因若緣知見趣道。此是如來第六之力。復次如來以於天眼無礙智見及以無上一切智智,如實了知諸有情等生死之智。此是如來第七之力。復次如來能如實知靜慮解脫等持等至,離染清淨能出入智。此是如來第八之力。復次如來宿住憶念作證明智如實了知。此是如來第九之力。復次如來漏盡智證明智如實了知。此是如來第十之力。無邊莊嚴!如是無量無上一切智力,以是智力悉成就故,為諸菩薩及諸眾生於諸佛智得攝受故,於諸法智證清淨故,開示演此無邊法藏。」

[0032b01] 佛復告無邊莊嚴菩薩摩訶薩言:「善男子!汝今當觀如來所說如是甚深、如是難了一切智智力清淨故,所有諸法,說名如來及如來力,然於彼法亦不可見亦不可說。無邊莊嚴!所言力者,此是如來不可摧伏無上法門,於彼安住,開示演說此法理趣。由斯理趣建立力故,能演說此一切諸法無建立性,以之為力。如是諸力無生起性、無有自性、離於自性。如是如來十力圓滿,而能開示無量無邊甚深之義。無邊莊嚴!此是諸佛無上法門。住斯門已,便能演說如來十力,及能說此力清淨門普清淨門。無邊莊嚴!我當復為諸菩薩等能於法門得清淨故說陀羅尼,汝應聽受。陀羅尼曰:

[0032b15] 「怛姪(地也反)他鉢囉(二合)牟折寧(一) 儞牟折寧(二) 牟折寧(三) 毘鉢囉(二合)悶折儞(四) 阿折黎(五) 阿毘耶(二合、引)咤儞(六) 鉢囉(二合)婆怒揭帝(七) 帝誓(八) 摩訶帝誓(九) 阿鉢囉(二合)底耶(二合)末囉尼(十) 阿那(引)靺囉尼(十一) 阿(引)靺囉拏毘戍達儞(十二) 儞馱那鉢囉(二合)吠設儞(十三) 突囉阿儞乞屣鉢儞(十四) 靺虞(十五) 靺虞薩嚩黎(十六) 薩嚩囉尾戍憚儞(十七) 母達囉(二合)(十八) 母達囉(二合) 尾戍憚儞(十九) 薩鉢唎縛嚟(二十) 三漫多鉢嚟嚩嚟(二十一) 阿揭囉(引、二合)弩麼底(二十二) 遏他(二合)娑憚儞(二十三) 僧羯囉(二合)尼麼掣憚儞(二十四) 戍嚟(二十五) 戍囉寐唎曳(二合)(二十六) 阿(引)褐囉(二合)尼(二十七) 烏波那末底(二十八) 儞那嚟(二合)設儞(二十九) 三曼多波嚟普里也(二合)揭帝(三十) 馱羅(引)弩揭帝(三十一) 阿儞迷設儞(三十二) 阿傘儞迷設儞(三十三) 陀(引)囉尼揭帝(三十四) 儞馱那鉢唎戍憚儞(三十五) 阿弩達囉毘婆枲儞(三十六) 跋[口*致]囇(二合)(三十七) 跋達囉(二合)筏帝(三十八) 莫异(三十九) 莫企筏底(四十) 珊馱(引)囉尼(四十一) 烏筏馱(引)唎尼(四十二) 阿難多鉢囉(二合)皤吠(四十三) 鉢囉(二合)步(引)多鉢唎嚩嚟(四十四) 設儞(四十五) 鉢唎(二合)些設儞(四十六) 摩訶嚩迦(引)世(四十七) 阿迦(引)捨娑牟薩囉尼(四十八) 弭底彌囉迦囉尼(四十九) 薩婆若鉢他(上)毘輸達儞(五十) 涅槃那鉢他(上)珊那唎設儞(五十一) 莎訶(五十二)

[0032c08] 「無邊莊嚴!此是陀羅尼印法教法門,一切諸法悉入其中。若諸菩薩於此法中如說修行,具勝辯才差別智慧,能善了知最勝出離陀羅尼句。云何名為勝出離句?陀羅尼曰:

[0032c12] 「娑(上)揭囉阿(上)鉢演多(一) 蘇迷(上)嚧囉怛那娑揭囉珊儞折耶(二) 阿毘怛儞(三) 阿三毘怛儞(四) 阿卑靺嚟(五) 拔折囉(二合)珊儞(六) 涅陛設儞(七) 阿乞芻(二合)毘儞(八) 阿僧乞芻(二合)毘儞(九) 阿乞沙(二合)耶(十) 阿避夜已(二合)(十一) 乞沙(二合)耶阿鉢演帝(十二) 阿乞師(二合、去)那乞沙演多薩姪里(二合)世(平)(十三) 阿鉢唎乞沙(二合)曳(十四) 阿毘乞疏(二合)避儞(十五) 阿毘揭嚟(十六) 阿毘揭羅若那揭囉尼(十七) 莎訶(十八)

[0032c20] 「無邊莊嚴!此勝出離陀羅尼句,若有菩薩於此法中精勤修習,則能增長智慧如海,能以大慈慰喻眾生言:『我授汝廣大法藥,破滅汝等無明黑闇,拔除汝等無始無終生死煩惱憂苦毒箭,亦令汝等愛縛當解,超度一切生死瀑流。』作大法光,使諸眾生善根生長,能得究竟永拔濟故。如是善人為善導首,能令入於一切智智,亦復不令有一眾生從此無上大智退失。能以大慈普遍一切,令諸眾生於未聽受與義相應寂滅厭離無生智門得無礙辯。無邊莊嚴!若諸菩薩欲說法時,云何於此陀羅尼句繫念現前令法不斷?謂諸菩薩處師子座,以無礙辯思惟如來無量功德。由於方便廣大智慧,令善巧地極清淨故。若諸眾生於聽法所來雲集時,當於彼所發生大悲,於諸眾生起大慈心,以廣大智決定理趣,如實開示令不增減。知諸眾生意樂差別,以善分明決定語業及文字句廣為宣說。由是說故,能令自身善根增長,以清淨法攝受眾生。如來能以無量譬喻,開示演說如是法聚陀羅尼門。汝等若能如是宣說無上正法,是則住於佛所作事,速疾圓滿四無所畏。

[0033a12] 「無邊莊嚴!如是菩薩以大方便清淨智慧善能修習起神通業,所有諸法即能攝取廣大智聚。此中何者起神通業?無邊莊嚴!若諸菩薩住神足中,以如虛空無所依想,善能分析大種積聚。如來成就無礙智見、無邊智見,以智見力於一切法得善巧智,能善決定,無有少法而可了知,住無所得、住無等等,亦不與俱;住阿蘭若、住無執著、住清淨智,無有少法不知不見,遠離黑闇無有障礙,善住無量無邊智見。是故如來平等見覺一切諸法如幻如夢,及能開示無名法想,是故我等應隨佛學。如來智慧無有障礙,能善了知一切眾生上中下根,令諸菩薩安住平等起神通業,由是成就神足現前。由是神足加持之力,於戒定慧及以解脫智見,淨施法智善能安住。由此能得真實加持,攝受無量差別神變。於梵世間而得自在,處師子座擊大法鼓,令諸眾會皆悉歡喜,及為眾生作大利益。

[0033b01] 「無邊莊嚴!譬如大鐵輪圍山王,以諸眾生業增上力,於此世界圍遶而住,不令眾生嗅地獄香、聞地獄聲、見於地獄。如是菩薩於此法中善修學已,為諸眾生除滅一切有障礙法,授與一切無障礙法。如是菩薩以金剛智攝受善巧,於此法教悟入甚深,住無所得甘露灌灑。云何名得甘露灌灑?謂煩惱魔、蘊魔、天魔所不能損,縱於死時雖有死魔,亦得自在不起死想。何以故?由彼正士住於空性無相無願,於一切法無所分別、不生不滅、不墮不起、不來不去不住、不染不淨,亦不怯弱,無有障礙、無有所得,捨離憍慢其心謙下,內離迷惑善了於外,見聞覺知所不能攝。了知諸法皆悉平等,如實入於如來法中,以不虛妄無有變異安住真如。此即名為諸菩薩等所入般若波羅蜜門。於此住已,則能成就無邊智慧。由是慧力,能使入於不思議智及諸如來祕密言說,於一切法能善了知,隨覺無間等菩提故,隨覺無間不可思議,等於菩提不可思議。隨覺無間無所分別,等於菩提無所分別。了知無間及菩提法無所得故,彼亦不作無間差別,不作菩提平等之想。無間菩提不作不壞、不集不散,於此義中能作業者,於此所說寂靜法門而不執著,亦不分別諸業果報,能善了知業果平等,以平等故不得業果,亦不分別亦不執著。何以故?彼於煩惱及以業障,獲得輕安遠離結因,於諸法門能得照曜,於此陀羅尼品能得光明。彼住如是清淨門故,能於十方世界遊化,具清淨行無所住著,不為世法之所染污,於諸世間天人之中堪為福田親近供養。無邊莊嚴!我說供養住第八地諸善男子功德無量,何況菩薩於如是法而修行者。若於菩提及以眾生,眾生之法乃至世間之法,無有所得亦不分別及諸戲論,彼人則能了知此法如說修行,能消世間廣大供養,應以如來供養而供養之。

[0033c08] 「無邊莊嚴!若諸菩薩修學此法,於諸供養一切所有皆悉具足,離諸怖畏乃至能捨一切身命。彼於諸法無所攝受,而能攝受廣大之法。處無畏座作師子吼。降伏外道及外道法,摧滅波旬及魔軍眾,能除眾生一切覆障。當以法船渡諸眾生,當示眾生一切智道,當能安住一切眾生於隨順道,當能令彼一切眾生隨順聖諦不相違逆,當為眾生開示一切菩提分法,當以法施慰喻眾生,當令眾生能得法喜。無邊莊嚴!若有於此陀羅尼門能忍信受,則與得受菩提記人等無有異。彼既聞法,當於己身而自授記。如來法王施設此法開此法藏,而能安立此陀羅尼印,及能建立此諸法門攝受我等。是我等父、哀愍我者。無邊莊嚴!若有菩薩以勝意樂能於我所起於父想,彼人當得入如來數如我無異。無邊莊嚴!於此陀羅尼門法品之中,此是第二出離陀羅尼印演說法藏。」

清淨陀羅尼品第三之一

[0033c27] 爾時世尊觀察四方,作如是類種種神通,以神通力令此眾會諸菩薩等見於十方無量諸佛,及聞諸佛所說之法。爾時佛告無邊莊嚴:「汝觀如來於一切法無有所作,無數離數及寂靜數,能作如是自在神通;如來之力、無畏如是。無邊莊嚴!如來之性,不一不異非不一異,無所有故非有非無,無有自性非無自性,應如是知如來之性,乃至無有少法可得。如是見者亦復無有少法可見,若不可見則無所有亦無所取。無邊莊嚴!如來之性無少真實少不真實。若少真實少不真實,是則應言有如來性、無如來性。如來之性離有離無亦不曾離。無邊莊嚴!一切諸法自性本性猶如虛空。如是法門,諸佛如來未出世時所未曾說。無邊莊嚴,若諸菩薩於此法中如是解者,則能發生無量辯才,於諸法中能為照曜,於佛無畏而作光明。無邊莊嚴!言無畏者,謂得如來最上無畏,能於少法不攝受故、不增長故、不可得故、不遍得故、不隨得故。如來出世若不出世,法不增減、不遍增減。諸法自性本性常住,法界住性、法界定性。無邊莊嚴!一切諸法住法定性,如是無有、不可得故。一切諸法皆妄分別,不以業報而得成就,是故能入一切諸法無業報門。如是諸法無自性故、不如實故,諸業於果非生滅因,於滅趣道亦復非因。如來但以世俗施設說一切法有因非因,因自在故、無有因故。此是如來無畏之地,如來具足無量辯才故能得入大無畏地。

[0034a26] 「無邊莊嚴!云何無畏?謂諸如來四無所畏。此四無畏,緣覺尚無,何況聲聞及餘世間。何等為四?一者,唱言:『我是如來、應、正等覺,一切知者、一切見者。或有一切天人世間立論於我,言我不能覺了諸法。無有是處。』由此能得最上無畏,於眾會中正師子吼,我能演說無上甚深廣大法教。二者,唱言:『我是一切諸漏盡者。或有一切天人世間立論於我,諸漏不盡。無有是處。』由此能得住於安樂,我開示此無量俱胝劫所積集無上法藏。三者,『我所宣說出離覺了,於彼修習正苦滅盡。或天世間立論於我,若苦盡道不出離者。無有是處。』我不見此相,我不見此相時得安樂住,為諸眾生示現此法種性,於眾會中作師子吼。四者,『我所宣說諸障礙法,於此或有天人魔梵沙門婆羅門眾立論於我,於彼習行無障礙者。無有是處。』我不見此相時,得增上安樂住,我於眾中正師子吼,我能轉此無上法輪,一切外道諸天世間所不能轉。無邊莊嚴!此是如來四無所畏。此中菩薩勤修學時,速疾獲得無畏之地,於人天中最為殊勝。

[0034b17] 「無邊莊嚴!若諸菩薩由善修習虛空相故,則能發生不可思議遍清淨門。由是門故,於一切法最初了知,見一切法等虛空相無二無別,一切諸法亦復如是。然於虛空亦不分別亦不戲論,得義善巧。無少法界所從將來,亦不將去,亦不積集,乃能觀察一切諸法無有積集不來不去,於一切法行無所行,燃大法炬為諸眾生作法照曜。無邊莊嚴!汝觀此法能為菩薩幾許利益?幾許事業?謂佛十力、四無所畏,亦復無有少法可得亦非不得。無邊莊嚴!一切諸法等虛空相,為得義利開示演說業所依事及彼業因,於中亦無義利可得。無邊莊嚴!此甚深法一切世間之所難信。一切世間皆是滅壞虛妄建立,由是於此法毘奈耶不能信受,亦非世間能知世間皆悉非法。以執著故,言有世間及安住處,假使乃至法想執著,亦無有法而可執著。由於非法起執著故,則與如來及所說法共興諍論,又不能了一切諸法自性本性,復與無生法等相違,是故於此甚深法教不能解了。

[0034c08] 「無邊莊嚴!我為一切天人所信,如實語者、無諍論者,如來世尊息諍論故、捨離蘊故,開示演說如是法教,於中無蘊亦無蘊盡。無邊莊嚴!一切有者,所謂一切善不善法,於中都無善不善法,善不善法皆悉寂靜,善不善法各不相知,善不善法不相映蔽,以善不善執著因緣,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悉無記。以彼真實善不善法不可得故,若不可得則無有記。何以故?於中無因,無因可見。無邊莊嚴!汝今當觀一切諸法皆悉無記。若諸菩薩如是覺已,於一切法無記言說亦不可得。如是法門為諸菩薩於不善法如實見故,得捨圓滿於法不住,以無記門證入諸法。是無記門彼則非門,若非門者則不可得,若不可得彼則清淨,此是諸菩薩所入陀羅尼清淨法門。由是門故,得一切法光明照曜,於諸法中無有愚闇迷惑猶豫,及能獲得無礙法智慧眼清淨。

[0034c25] 「無邊莊嚴!於此法中應生願樂。云何願樂?謂於諸法無所取故無有執著,究竟離捨超過攝藏,無希求故、於善不善一切有為及世間法不觀待故。此是無上不放逸地、離攀緣地,於諸法中無有所住,不來不去無所建立,此則說名慧眼清淨究竟遠離。無所取故,善能觀察捨離一切自性本性,此名慧眼。言慧眼者,所謂盡滅厭離智性。如是智性,無生無作本性寂靜,亦復不與寂靜相應,斷相應故,亦復非斷亦非無斷,無缺無減,此則名為清淨慧眼無戲論道。由是慧眼得成就故,以大慈悲攝諸眾生,令其發心住緣眾生無盡妙行,及能覺了一切諸法無有我人眾生壽者。彼若證得大菩提時,決定當能開示演說無上法藏,及能清淨陀羅尼門,為諸眾生種性教法不斷盡故應置法印。」

[0035a12] 佛復告無邊莊嚴菩薩摩訶薩言:「此陀羅尼清淨法門,一切諸佛常所護念攝受開演。住於十方三世諸佛,亦皆宣說如是法門,為諸菩薩開示三世平等法性。由是能於三世諸法如實悟入此之法門,成就菩薩清淨三世總持慧故。彼諸菩薩無有世想,於善不善了知無二,而能生長種種善根,身語意業悉皆清淨,能遍清淨無量法門。為得清淨總持慧故,亦能開演無起作性清淨法教,復能開示一切諸法畢竟空寂猶如虛空,又能示現廣大慧光。而為開示清淨智故,亦能開示一切諸法及與菩提如虛空性。而為示現一切智智道清淨故,又能開示清淨道法即是菩提。隨其所願得圓滿故能正了知,演出實諦方便善巧,而能宣說無分別諦故,能善開示諸佛智慧,隨順覺了一切義故。無邊莊嚴!若諸菩薩於此法中善修學者,能速清淨菩提資糧,得住菩提無有遠近,不與少法共相違背,亦不於此所說諸法而見遠近,不以法及非法隨見菩提。通達菩提絕諸顯示,能以平等無顯示義了知菩提。及觀諸法寂靜義時不分別菩提,亦不見寂靜不寂靜義,非寂靜外見不寂靜,無有少分能觀見想。於一切處能清淨見,亦無少有可能清淨。此是諸菩薩清淨智門。由此門故,而能隨念諸佛如來無邊法藏陀羅尼門,能遍了知諸有情類自性本性,為諸有情開示演說此諸法藏。能遍清淨諸智慧業諸所願求,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現等覺已,增上意樂終不退轉,及能隨念善清淨願,於一切法速得自在而能習行。諸佛如來大慈大悲,一切如來善巧法藏,皆現在前。及能示現無量無邊大法光明,身常安住諸佛智境。

[0035b15] 「無邊莊嚴!此無量無邊法門,誰之增語?無邊莊嚴!無量無邊者,謂一切法、地水火風虛空識界皆無量故,欲界色界及無色界、諸有情界無有量故,然無少分諸有情界可得了知,有情無故。如是如是,此有情界不可得不可了知,界無有故。是故諸法等涅槃界、趣入涅槃。一切諸法皆同趣入不可說處,於涅槃界無有少分而可說故。涅槃界中無有障礙亦無蓋覆障礙,蓋覆永清淨故,是故涅槃界清淨最清淨。是涅槃界,界亦非界,遠離界故、無有界故、超過界故,然以似界方便顯說。所言界者,安住非界及非非界,於言說中亦無有界,但以語言顯說諸法。所有言說及能說者,皆不可得、不可了知。一切言說即非言說,如是一切言說如虛空性等入虛空。由是地界不能言說、無能說力,乃至空界不能言說、無能說力。言識界者,由是但以語言顯說諸法,而彼識界界亦非界,不入諸界、不與界相應非不相應,從虛空生入於虛空。如是識界,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,隨其空分之所攝受趣入虛空,不可施設不可覩見。若不可施設彼無所作,餘緣相應說有識界。此是菩薩之所入門。一切諸法本性自性猶如虛空,以依法界開示演說,而亦無有諸法之界,界非界故。一切諸法猶如虛空,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虛空,量難得故。顯一切法皆虛空性,諸法本性如虛空故,但以語言開示演說。

[0035c13] 「無邊莊嚴!汝觀如來智所演說爾所清淨,彼無法可生亦無法授與。如是清淨法教,是諸菩薩不顛倒智。是故汝等應當願樂,不由他緣智得無分別不增分別,及能清淨不可言說理趣法門,由一切法智清淨故。」

[0035c18] 佛告無邊莊嚴:「諸飛鳥類於何所行?」

[0035c18] 無邊莊嚴白佛言:「世尊!行於虛空。」

[0035c19] 佛復問言:「虛空復何所行?」

[0035c20] 答言:「世尊!如是虛空無有所行。」

[0035c21] 佛言:「如是如是,一切諸法猶如虛空無有所行,行無所行法不可得,是故諸法無有所行亦復不行。諸法本性無有可行及無可說,而此法門為諸菩薩得虛空智清淨故轉。此是無邊光明法門,普遍照耀無量無邊,猶如虛空,彼之光明普遍照耀亦不可見。菩薩得是門已,能遍觀察十方世界,及能隨見一切世間。無邊莊嚴,此是菩薩智所知地、通達智地,而非一切他論者地,彼不能說故。此法理趣是不可說法印,語言顯示不可得故。是故一切諸法不印亦不增印。了知不印,修習善巧故,以虛空印印一切法。以無相印能示現彼虛空無相,無有為相、無語言相,以空無故說此虛空。所言虛空,彼無實體故說為空。以真勝義,應知諸法無言彼岸。無邊莊嚴!我於此中當說陀羅尼印能清淨句,為虛空句,智清淨故。如空無句,無句清淨。如是應當了無諸句。其句云何?」即說呪曰:

[0036a10] 「毘筏嚟(一) 毘筏囉(引)弩娑呬諦(二) 鉢囉(引、二合)弩儞(三) 儞珊那(上)尾筏囉尼(上)(四) 阿毘夜(二合)筏迦(引)賖珊[木*奈]設儞(五) 鉢囉(二合)皤(去)嚟(六) 鉢囉(二合)皤(去)囉弭輸達儞(七) 涅毘羯鞞(八) 阿(引)迦(去)賖三摩筏娑囉尼(上)(九) 儞省霓(十) 省(上)伽(上)波揭底(十一) 省(上、去)伽(去)毘牟折儞(十二) 阿(引)娜(上)馱儞(十三) 阿(引)馱(去)曩毘揭帝(十四) 薑(去)乞沙(二合)掣(去)那鉢唎羯麼(十五) 遏掣(去)泥(十六) 阿弩鉢掣泥(十七) 阿三(去)冥(十八) 地毘耶(二合)(十九) 若曩阿(引)呵囉寧(二十) 鉢囉(二合)攘斫芻毘輸馱儞(二十一) 設黎耶(二合、引)播那耶儞(二十二) 地孕(二合)祇烏怛囉尼(上)(二十三) 阿喻雞(二十四) 阿毘喻雞(二十五) 阿三鉢囉(二合)喻雞(二十六) 阿毘鉢囉(二合)喻雞(二十七) 阿紇囉(二合)鉢馱涅賀嚟(二十八) 涅提賖鉢馱毘輸達儞(二十九) 阿底多(引)那揭多鉢囉(二合)底逾(二合)般那毘輸達儞(三十) 訖唎(二合)多鉢唎(二合)羯麼毘儞諦(三十一) 曩多(引)囉他(二合)弩揭諦(三十二) 阿僧羯囉(二合)冥(三十三) 阿訖囉鉢馱毘輸達儞(三十四) 鉢馱鉢囉(二合)陛馱攘那毘輸達儞(三十五) 涅皤斯(三十六) 阿(去)皤(去)婆毘輸達儞(三十七) 三漫多[木*奈]賖地賖毘耶(二合)筏盧羯寧(三十八) 弭囉(引)瘧(上)鉢馱涅訶嚟(三十九) 鉢囉(二合)若弭輸地(四十) 嗚(上)皤(去)娑阿鉢囉(二合)冥迦囉尼(四十一) 阿矩羅波(二合)達摩[木*奈]唎設那弭輸達儞(四十二) 步多(去)遏囉他(二合)珊[木*奈]唎設儞(四十三) 阿怒耄馱遏他(二合)弭輸誕儞(四十四) 娑竭囉質多弩鉢囉吠世(四十五) 謎嚧鉢唎僧薩他(二合、引)寧(四十六) 囉濕弭(二合)鉢囉(二合)多鉢儞(四十七) 薩婆路迦(引)地鉢帝耶攘囊尾輸誕儞(四十八) 阿鉢囉(二合)底褐多(四十九) 阿僧伽攘那[木*奈]唎(二合)設寧(五十)」

[0036b08] 佛言:「無邊莊嚴!此諸陀羅尼印能清淨句,演說虛空分段之句,無有分段遍無分段,無分段故於中無句。無句清淨,由一切法句清淨故。為彼發趣住大乘者、希求甚深清淨法者,由如來力所加持故,此諸呪句而得流布。無邊莊嚴!若善男子愛樂現證大菩提者、欲為眾生作利益者,於此呪句雖未曾聞而能悟解,若有非人或淨居天,持此呪句當授與彼。若有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,諸天子等亦持此呪而授與之。」即說呪曰:

[0036b18] 「烏波僧荷嚟(一) 娑荷嚟(二) 紇唎(二合)(三) 室唎(二合)地唎(二合)底弭輸誕儞(四) 羯量曩遏他(二合)涅弟閃鉢囉(二合)底皤底(五) 質多末弩弭攘那弭輸誕儞(六) 阿(引)地耶(二合)怛麼(二合)麼呬遏馱鉢唎輸誕儞(七) 揭底枲蜜里(二合)底末底(八) 阿(引)褐囉儞岌多(九) 岌多鉢底(十) 薩嚟(十一) 薩囉筏底(十二)」

[0036b24] 佛言:「無邊莊嚴!有諸天神住雪山中,彼等天神若如來力之所加持,而能授與諸說法者法之光明。」即說呪曰:

[0036b27] 「末底弭輸誕儞(一) 蘇育多寐唎曳(二合)(二) 阿竭囉(二合)呬多鉢馱涅荷唎(三) 阿枳邏(引)枲儞(四) 阿弭邏枲儞(五) 欝他(引)曩三半寧(六) 弭儞多三麼(引)那鉢底(七) 末底阿揭羅(二合)怒蘖諦(八)」

大寶積經卷第六

大寶積經卷第七

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制譯

第二無邊莊嚴會清淨陀羅尼品第三

之二

[0036c09] 爾時佛告無邊莊嚴:「有諸天神住雞羅娑山,彼等天神能令諸說法者六根清淨,於諸演說開示法時,助其語業令相續說。」即說呪曰:

[0036c12] 「鉢囉(二合)多鉢怛底(一) 吠嚧折那筏底(二) 沒陀末底(三) 嚩蘇末底(四) 達摩末底(五) 遏三鉢囉(二合)謀(上)沙筏底(六) 粵皤珊[木*奈]唎設曩筏底(七) 烏波僧荷囉涅弟賖筏底(八)」

[0036c16] 佛言:「無邊莊嚴!有諸天神住娑羅林,彼等天神能令諸說法者身語意業皆悉清淨,及能令彼言音清徹,謂美妙聲可愛樂聲,及能授與愛語不相違語。」即說呪曰:

[0036c20] 「涅囉(引)藍婆阿孽囉(二合)羯嚟(一) 乞曬麼毘制曳(二) 涅皤娑筏底(三) 涅荷囉筏底(四) 烏闍筏底(五) 烏波曩酩底(六) 烏波僧荷囉羯囉尼(上)(七) 阿(引)尾捨他(八) 伊荷馱囉尼目谿(九) 達摩目谿(十) 達摩波吒嚟(十一)」

[0036c25] 佛言:「無邊莊嚴!有諸天神住雪山南面,彼等天神為說法者、於此法中勤修行者、樂求法者、愛樂法者,益其精氣。」即說呪曰:

[0036c28] 「羯唎耶(二合)曩遏他(二合)微薩若儞(一) 驕賖唎耶(二合)怒孽帝(二) 嗚播(引)耶僧仡唎(二合)呬(引)帝(三) 微寧目帝(四) 扇(引)多鉢那微薩囉儞(五) 烏皤(引上)婆耶賒筏底(六)」

[0037a03] 佛言:「無邊莊嚴!有諸天神住大海岸,彼等天神為聞法故,為諸法師而作安樂。如來為欲利益彼故說此呪句,及天帝釋亦能授與此諸呪句。此是能攝帝釋等句。」即說呪曰:

[0037a07] 「麼棄鉢底(一) 麼蘇莽底(二) 泥(引)婆(上)阿囉(二合)若(三) 舍至鉢底(四) 薩婆阿蘇囉曩(五) 涅羅(二合)伽(引)多儞(六) 未而曬(二合)野(七) 素鉢囉(二合)底瑟恥多(八) 鉢囉(二合)莽阿囉(二合)娜怒(上)比(九) 阿素囉(上)喃(十) 泥嚩南(上)阿地鉢碪(知臨反)(十一) 薩(上)(十二) 那布囉塞仡唎(二合)覩(引)呬涅(十三) 泥微呬庶(上)皤(上)細(十四) 嚩(引)娑嚩薩那(十五) 布爛[木*奈]囉(十六) 都(十七) 多(引)閉肆(十八) 阿素囉(二合)薩那(十九) 墮喏(上)阿[起-巳+乞](其迄反)林(二十) 多嚩(二合)鉢施埵(二十一) 微圖孕(二合)肆多(二十二) 麼訶素囉(二十三) 阿素麗那囉(二合)鉢囉演底(二十四) 避(引)多囉(二合)悉多(二合)(二十五) 那輸地賒(二十六) 那莽勃陀肆也(二合)(二十七) 已曷底(二合)使曳(二合)(二十八) 曩麼獄(去)多囉(二合)(二十九) 摩訶野舍(三十) 泥嚩(引)阿素囉肆酩(三十一) 僧孽囉(二合)名(上)(三十二) 勃陀攝陀(三十三) 阿耨多囉(三十四) 室囉(二合)末斯(三十五) 泥嚩微誓耶(三十六) 那麼勃陀(引)底曩(引)莽斯(三十七) 僧(上)羯囉(二合)麼闡(引)那(去)斯末捻(引)(三十八) 勃陀囊(引)銘曩嚩呬多(三十九) 微誓曳素(四十) 多多泥嚩(四十一) 阿素囉室者(二合)(四十二) 微寧多[口*梵](四十三) 訖里(二合)多(引)帝(四十四) 囉乞沙(二合)泥嚩(引)南(上)(四十五) 麼努沙(引)南(四十六) 囉乞沙(二合)三(上)尾那(四十七) 曳翳訶(四十八) 達麼儞泥世(四十九) 污多囒(二合)底(五十) 素(引)鉢囉(二合)底瑟恥(二合)多(五十一) 寧疙(魚近反)里(二合)呬多(五十二) 多嚩(二合)夜(引)阿素(引)囉(五十三) 阿囉(二合)去灑(二合)娑藥叉緊那囉(五十四) 曩(引)伽鳩盤吒步多儞(五十五) 毘舍(引)遮那曩嚩多他(五十六) 阿者羅悉他(上、二合)曩(五十七) 鉢囉(二合)鉢覩肆(五十八) 印那囉(二合)印那囉(二合)(五十九) 布囉(二合)塞訖里(二合)多(六十) 阿底嚴毘(引)囉(六十一) 扇(引)旦(引)者(六十二) 阿孽囉(二合)布[口*路]沙(六十三) 細(引)尾囊(六十四) 鉢囉(二合)攘漫覩(引)肆(六十五) 泥末那囉(二合)(六十六) 勃地麼(引)多他微庶路(二合)多(六十七) 阿(引)末捨翳訶(六十八) 素多囉(二合)肆氏(六十九) 阿囉(二合)乞沙(二合)三(上)末娜呬多(七十) 娑訶薩囉(二合)泥多囉(二合)(七十一) 素(引)目佉罨播娑(二合)麗(七十二) 鉢唎嚩(引)履多(七十三) 污波悶攘(汝陽反)薩嚩(二合)甘羯忙(七十四) 布囉(二合)迷呬覩肆銘(七十五) 野訖唎(二合)檐(七十六) 阿底鉢始遮(七十七) 阿努鉢囉(二合)沒多(七十八) 阿者羅素鉢唎(二合)底瑟恥(二合)多(七十九) 訖里(二合)膽呬(八十) 據舍藍布囉(二合)迷(八十一) 麼怒世數(八十二) 忙呬(引)鉢底(八十三) 布囉嚩(二合)虛牟肆(八十四) 泥嚩(引)南(上)(八十五) 布[口*誓]印底(八十六) 答嚩忙努(引)沙(上)(八十七) 勃陀肆野(二合)訖唎(二合)得嚩(二合)(八十八) 薩得迦(二合)藍(八十九) 布闍陛殺底(九十) 帝莫呼(九十一) 摩訶嚩莽寧(九十二) 微者藍皤嚩南者(九十三) 素庶(引)皤底(九十四) 泥嚩來野肆(去)(九十五) 莽地野(二合)肆氏(九十六) 野去疏(二合)呬(九十七) 播履嚩履覩(九十八) 鉢囉(二合)灆磨(九十九) 呵唎磨[合*牛]者(一百) 多嚩肆迦(一百一) 微舍那阿疙囉(二合)嚩(引)呬(一百二) 娑哆底麼底(一百三) 素囉多鉢囉(二合)底(一百四) 娑囉多娑多他(一百五) 鉢囉(二合)部(引)薩建陀(一百六) 阿儞囉者莽囉者(一百七) 摩訶磨霓(一百八) 摩訶薩建(引)陀(一百九) 摩訶計都(一百十) 素鉢囉(二合)地者(一百十一) 摩訶磨囉(一百十二) 翳帝藥叉(一百十三) 摩訶帝喏(一百十四) 阿囉(二合)乞羼(二合)底皤嚩南多嚩(一百十五) 摩護藥叉鉢唎(二合)嚩(引)[口*路](一百十六) 曳那輸皤肆嚩娑嚩(一百十七) 摩素薩嚩嚩素底喏(一百十八) 摩訶帝喏摩訶仰儞(一百十九) 摩訶鉢囉(二合)訶囉怒制嚩(一百二十) 阿尾呬(上)娑那耶(引)多替嚩者(一百二十一) 素名嚧暮囉陀(二合)儞(一百二十二) 多嚩嚩娑嚩(一百二十三) 薩嚩泥嚩(一百二十四) 布囉塞訖唎(二合)覩(一百二十五) 庶(去引)婆底(一百二十六) 婆嚩曩污婆(引)娑(一百二十七) 鉢囉(二合)磨悶者肆(一百二十八) 底喏娑(一百二十九)」

[0037c06] 佛言:「無邊莊嚴!此是能攝帝釋等句。若善男子趣菩提者、於彼後時有諸眾生攝受法者、及為眾生攝法善巧得安住者,由是諸句,天帝釋等而當授與此等諸句。」

[0037c09] 佛言:「無邊莊嚴!何者是能攝四天王并眷屬句?」而說頌曰:

「於彼住夜叉,  無忿無擾亂, 多聞之長子,  及父咸恭敬。 刪闍耶夜叉,  及諸勝軍旅, 而常擁護彼,  愛樂此法者。 持國大神王,  恒將諸眷屬, 彼亦常衛護,  善說此經者。 醜目之眷屬,  自身與軍眾, 若能住此教,  一切當擁護。 增長王亦爾,  軍旅及諸眾, 愛樂此法者,  普皆作衛護。 幢幡大幢力,  此住於東方, 大稱羅剎斯,  彼皆攝入此。 而於此法門,  有能受持者, 自身與眷屬,  常親近守護。 藍婆毘羯遮,  并及悉馱多, 奚離末底等,  此皆住南方。 侍衛於帝釋,  彼皆攝入此, 擁護益精氣,  一切智者說。 劍離三蜜多,  及伽羅繫翅, 并與蜜室多,  名稱羅剎斯, 皆住於西方,  此等皆攝來, 說法了義者,  一切常擁護。 實諦有實諦,  名稱羅剎斯, 深信於此法,  彼住於北方。 佛為擁護故,  攝彼來入此, 由如來威力,  一切合掌住。」

[0038a08] 佛言:「無邊莊嚴!何者是能攝四天王并諸眷屬侍從內宮令入之句?」即說呪曰:

[0038a10] 「散寧微舍儞(一) 摩訶(引)薩嚟(二) 摩訶揭儞(三) 摩訶揭若儞(四) 鉢囉(二合)步(引)多微誓曳(五) 馱嚩(二合)社阿孽囉(六) 污播嚩(引)薩儞(七) 阿儞邏(引)細曩覩娑呵(八) 曩曩筏囊[木*奈]賒儞舍(九) 折埵唎(引)路(引)迦播(引)囉儞(十) 覩肆銘囉(引)若曩污折他(十一) 阿(引)吠設娜(十二) 伊呵薩曼嚩(引)呵囉他(去)(十三) 勿囉(二合)[口*誓]寧孽囉(二合)呵(十四) 薩迷折突地捨(十五)」

[0038a17] 佛言:「無邊莊嚴!何者是摧伏魔波旬句?汝應諦聽善思念之。」即說呪曰:

[0038a19] 「蜜底麗(二合)(一) 蜜多囉嚩底(二) 迦[口*路]寧(三) 迦[口*路]曩嚩底(四) 微步(引)底(五) 微步(引)多嚩底(六) 鉢囉(二合)牟折儞(七) 鉢囉(二合)牟折囊嚩底(八) 訖唎(二合)多訖唎(二合)多嚩底(九) 阿怒仰酩(十) 阿怒仰莽嚩底(十一) 鄔播(引)多掣娜儞(十二) 伽(引)麼微嚩攘儞(十三) 底唎(二合)瑟曩(二合)娑牟姝(去)殺儞(十四) 儞孽唎(二合)呬(引)多忙(引)囉嚩藍(十五) 嗢多囉囊嚩底(十六) 鉢囉(二合)底與(二合)多囉嚩底(十七) 鄔閉(引)去沙怒娑呬帝(十八) 阿(引)灆麼囊微輸馱儞(十九) 寧那囉(二合)舍曩(二十) 阿三(引)暮(引)訶儞(二十一) 儞瑟(二合)鉢囉(二合)半(引)者寧(二十二)」

[0038a29] 佛言:「無邊莊嚴!此是摧伏魔波旬句。由是句故,不令天魔及諸軍眾而得其便。」

[0038b01] 佛言:「無邊莊嚴!何者是能攝彼大梵天句?汝今諦聽善思念之。」即說呪曰:

[0038b04] 「阿地鉢底(一) 摩訶悉他(去、引、二合)曩(上)筏底(二) 娑嚩(二合)琰訖唎(二合)多(三) 悉他(引、二合)曩酩底(四) 曩曩摩護微尾馱(五) 鉢囉(二合)底與(二合)播薩他(二合)曩伽囉曩(六) 阿地伽薩他(二合)曩鉢底(七) 庶馱薩他(引、二合)曩孽覩(八) 娑含(引)鉢底(九) 阿地羯爛(引、二合)多(十) 微庶(引)馱曩(十一) 庶婆鉢唎(十二) 鉢囉庶皤(引)地目多(十三) 鉢囉(二合)勃多(二合)室唎(二合)多(十四) 儞嚩(引)娑囊(十五) 鉢囉(二合)步(引)多(十六) 鉢囉(二合)皤(十七) 儞孽囉(二合)蹊(引)多伽(上)麼(十八) 娑嚩(二合)悉底(二合)伽(引)麼(十九) 鉢囉(二合)底與(二合)播薩他(引、二合)曩(二十)」

[0038b14] 佛言:「無邊莊嚴!此是能攝大梵天句。由是句故,大梵諸天能授與彼諸說法師清淨妙善等引梵行圓滿文句。」

[0038b16] 佛言:「無邊莊嚴!何者是淨居諸天法光明句?汝今諦聽善思念之。」即說呪曰:

[0038b19] 「微輸(引)馱曩嚩底(一) 案底麼伽(引)嚕儞(二) 伽(引)麼磨嚩(三) 鄔娑(引)多(上)儞(四) 鉢囉(二合)涅酩多(引)儞(五) 鉢唎(二合)演多(六) 鉢囉(二合)底與(二合)波悉他(二合)曩鉢耶(引)(七) 嚩娑(引)曩(八) 阿(引)賴耶微輸(引)馱儞(九) 阿(引)攘鉢演多伽囉儞(十) 案底麼泥(上)舍(十一) 鉢囉(二合)底與(二合)播悉他(引、二合)寧(十二)」

[0038b25] 佛言:「無邊莊嚴!此是淨居諸天法光明句,由是呪句而能授與諸善男子我諸法藏。」

[0038b26] 佛言:「無邊莊嚴!若有天王、人王、阿修羅王、迦樓羅王及諸龍王,或大威德小威德者,若信不信諸眾生等,我皆授與陀羅尼句,令其信者於此法中獲增上信,其不信者默然捨之,不令得起語言諍論。說此法時,若有來作障礙留難而悉摧伏。此中何者是能攝取淨信者句?」即說呪曰:

[0038c05] 「愚嚧那(上)嚟(一) 阿者鉢麗(二) 娑嚩(二合)毘涅呵(引)囉(三) 句末泥(四) 涅攘曩鉢囉(二合)底微嚧異寧(五) 只多珊者曩儞(六) 只多鉢唎(二合)羯酩(七) 只多三(上)鉢囉(二合)娑(引)那儞(八) 麼曩肆也(二合)(九) 呵唎灑(二合)伽囉儞(十) 微攘曩肆也(二合)(十一) 阿怒娑嚩(二合)底(十二) 阿怒達麼努閉去灑(二合)寧(十三) 呬都珊那唎舍儞(十四) 多他阿去殺(二合)囉鉢那(十五) 涅泥(上)舍(十六) 輸(引)地多(上)嚩底(十七) 野他(引)孽多(十八) 野他努句路(上)播麼(十九) 鄔播莽涅泥(上、引)舍(二十) 微庶(引)地多(二十一) 怛多囉(二合)伽(引)麗(二十二) 曩者羯答微閻(二合)(二十三) 三(上)鉢囉(二合)娑(引)娜遏他(二合)覩娑麼(二十四) 野他(引)怒句嬾者目佉(二十五) 鄔波僧賀囉喻儞舍(二十六) 阿(引)舍耶肆也(二合)(二十七) 微庶(引)地耶(二十八) 野他庶(引)地底(二十九) 羅去灑(二合)曩羅去灑(二合)儞(三十) 羅去灑(二合)曩嚩底(三十一) 羅去灑(二合)囊微輸馱儞(三十二) 鉢囉底吠馱遏他(三十三) 珊那唎(二合)舍儞(三十四) 句舍囉冐他薩謎呵(三十五) 鉢囉(二合)微者曳(三十六) 娑麼娑囉儞(三十七) 訖唎多(引)怒阿囉(二合)去史(二合)(三十八) 薩底也(二合)遏替(三十九) 薩底也(二合)南(上)(四十) 素微輸(引)地帝(四十一)」

[0038c24] 佛言:「無邊莊嚴!此是能攝淨信者句及授與句,由是當能授與說此法師善品及義。善男子!我今復說摧伏不信者句。」即說呪曰:

[0038c27] 「去灑(二合)迷(一) 去灑麼嚩底(二) 迷多囉(二合)鉢唎(二合)羯麼(三) 鉢囉(二合)底與(二合)波娑他(二合、引)寧(四) 伽[口*路]囊鉢囉(二合)底邏(引)婆(五) 呬多努劍跛(六) 散喏曩儞(七) 僧揭囉(二合)呵嚩薩覩(二合)(八) 呬多嚩薩覩(九) 散那囉(二合)舍儞(十) 鉢唎(二合)嚩喏儞耶(十一) 嚩喏儞(十二) 簸跛咩多囉(二合)(十三) 細嚩儞(十四) 曩坦多囉(二合)泥世薩他(二合)答微耶(二合)(十五) 野多囉(二合)尾揭囉(二合)呵嚩底怒(十六) 薩摩孽爛(二合)陀(十七) 鉢囉(二合)那(引)邏儞(十八) 鄔波蔗囉珊那唎舍儞(十九) 儞舍囉(二合)夜微庶(引)馱儞(二十) 阿(引)多麼(二合)怒伽酩(二十一) 鉢囉(二合)鄔波僧呵囉(二合)儞(二十二) 涅酩多(引)儞(二十三) 阿怒囉去沙(二合)(二十四) 鉢囉(二合)底與(二合)波娑他(引、二合)寧(二十五)」

[0039a10] 佛言:「無邊莊嚴!此是調伏不信者句,由是不令造諸過惡。直爾善法尚多憎嫉,何況於此無上法教。是故此諸呪句,為滅一切諸過惡故,為斷一切煩惱故轉。無邊莊嚴!我見眾生心無淨信,或欲鬪諍、或欲損害、或欲惱亂,而來親近如來。知彼心所動作,隨其種類,以諸法門而作覺悟,令其捨離不善尋思,及令發起諸善根因。

[0039a17] 「無邊莊嚴!如來安住於十八種不共法中,能善了知眾生心行,及能了知心所攝法。無邊莊嚴!何等名為十八佛不共法?無邊莊嚴!所謂如來於某時夜,現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乃至入於無餘涅槃,於其中間無有誤失、無卒暴音、無忘失念、無不擇捨、無種種想、無不定心,精進無退、念無退、志欲無退、等持無退、慧無退、解脫無退、解脫智見無退。一切如來身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,一切如來語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,一切如來意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。如來智見於過去世無著無礙,如來智見於未來世無著無礙,如來智見於現在世無著無礙。無邊莊嚴!如來成就此等十八不共法故,無量智見力悉皆成就故,能開演此陀羅尼門清淨法品。為於不信一切有情生淨信故,為淨信者於此法門得清淨智。無邊莊嚴!如來隨所樂欲,以諸無量種種語言分別解說此陀羅尼門,亦不能說此陀羅尼門斷疑理趣百分之一,乃至俱胝百千算數及譬喻分。何以故?此諸法門是無量門、不思議門,此所有門能得一切智智轉故。

[0039b09] 「復次無邊莊嚴!由此如來以無量異名,今為汝等開示演說此諸法門,欲令汝等普遍了知無量法門、得陀羅尼故。」即說呪曰:

[0039b12] 「怛姪他阿(引)唎曳(一) 阿(引)唎耶(二合)嚩底(二) 阿(引)唎耶(二合)怒(上)揭帝(三) 儞馱(引)寧(四) 儞馱曩嚩底(五) 嚩覩鉢囉(二合)酩(六) 嚩囉覩(二合)簸掣那(上)伽囉儞(七) 阿(引)伽(引)舍微輸(引)馱儞(八) 阿怒去鎩(二合)簸儞(九) 阿寧去鎩(二合)簸儞(十) 阿微孽多鉢囉酩(十一) 阿怒播孽(上)底儞(十二) 涅畔(引)曩鉢他微輸(引)馱儞(十三) 微耶(二合)波儞去史(二合)鉢底(十四) 阿怒播(引)那(十五) 寧[口*路](引)馱播囉酩(十六) 薩嚩攘涅畔(引)曩(去)寧那囉(二合)舍寧(十七)」

[0039b21] 佛告無邊莊嚴菩薩言:「此諸陀羅尼印能清淨句、異名說句,由受持此陀羅尼法門,以少功用證菩薩位差別妙智及近大悲,由隨義覺證得悟入一切法智。無邊莊嚴!此陀羅尼句是大良藥,以能除破諸重病故。復能除滅無明無智極黑闇障,隨順明法圓滿轉故。隨何明法圓滿而轉,謂隨順明法智圓滿故。而能現證宿住智明,隨順明法智善巧故。而得出生天眼智明,隨順捨離諸煩惱故。能現證得漏盡智明,由此復能獲得一切所學波羅蜜多、無上智見、一切智智見、一切智智地。無邊莊嚴!汝觀如來善能如許廣大說法,於諸方便善巧圓滿。無邊莊嚴!如來如是成就大智,能善安住一切智智力無畏等。此無上寶藏,於無量俱胝那由他劫所修善根之所積集。以是緣故,能善安住此諸法門,今為汝等成熟佛法,於法理趣出生善巧,開示演說此陀羅尼清淨法品。若善男子善女人等,發心求趣大菩提者而欲隨我正修學者、於我法教欲擁護者、於諸如來無量法藏欲受持者,於此法中當勤修習志樂精進,住不放逸不著三界,於一切智智心作意善加持者、於諸色緣清淨善巧善修習者、於受想行識清淨善巧勤修習者、於實諦句出生清淨勤修習者,於諸法中應可樂求諸清淨智。無邊莊嚴!由內清淨故一切法清淨,由內寂靜故一切法寂靜,由內寂滅故一切法寂滅,由內無所取故一切法無所取,由內不住故諸法不住,由內滅故一切法滅,由內無所作故一切法無所作,由內無來去故一切諸法亦無來去。無邊莊嚴!此諸門句令諸菩薩內清淨轉,由外本性無分別故不起分別,然能受持清淨陀羅尼門。捨離貪恚心不貢高,為諸如來之所稱歎,於諸眾生最為殊勝作無上主,當能證得無礙智說歡喜辯才,於前後際得清淨智,能遍記[竺-二+別]而能隨念中道之性,及能證得無生法忍,能證緣起願殊勝性,及於諸願能遍清淨,當能遍持不共一切法智善巧,所發語言眾皆信受,能於當來雨大法雨。無邊莊嚴!菩薩由得陀羅尼故,必定當證無生法忍,逮得一切法清淨智,及能出生如是法智,謂一切法不生不滅。而復證得如是法智,謂虛妄生生不成就。不成就者即便散壞,散壞法者而無所趣,此一切法皆滅壞門。此滅壞門同無生相,若是無生彼即無滅,如實觀察一切諸法遠離相已,則不執著則不戲論。無邊莊嚴!此是諸菩薩無生智門善巧觀察,而能入此諸陀羅尼,由是速能獲無生忍辯才具足。」

[0040a11] 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:

「若法虛妄生,  生已必滅壞, 諸法離於有,  於誰可遍持? 諸法既非有,  無有無可取, 若法不可得,  於何而遍持? 若不了諸法,  自性不可得, 彼則行於相,  不得陀羅尼。 諸法如虛空,  由是說開示, 虛空及開示,  二俱無所有。 此二離於有,  諸法亦空無, 如是解法者,  彼能獲總持。 隨覺無初始,  不分別中後, 諸法離分別,  一切悉空無。 若處無堅實,  不實亦非有, 依諸法真理,  云何得遍持? 如是了諸法,  自性無所有, 我今略說彼,  得清淨總持。 諸法如虛空,  亦等於空曠, 以慧常觀察,  彼能獲總持。 諸法無所有,  不生亦不起, 無有無可取,  此云何遍持? 一切法無相,  自性無戲論, 一切皆離相,  說法無所有。 若能如是解,  一切法如理, 彼則無分別,  而能得遍持。 諸法以自性,  無故不可得, 解了無有義,  彼成就總持。 若如是觀察,  一切法不染, 智不分別空,  彼能持諸法。 無常義空義,  苦義及厭離, 若以慧了知,  彼智得增長。 示說無所取,  涅槃如理義, 堅無分別意,  亦不分別法。 由是能受持,  諸法不堅固, 無有無所取,  寂靜空難見。 若解法已說,  於說不分別, 無著無分別,  能持此法門。 若解了相已,  能了於無相, 彼亦於諸法,  不起捨離想。 彼能了此義,  正覺之所說, 善巧說祕密,  彼能隨我覺。 若如理觀察,  無量一切法, 彼捨離諸量,  能覺此理趣。 若能觀察法,  無名及無相, 能了達此義,  彼能增長忍。 諸願與殊勝,  及如理觀察, 所願并諸色,  不住能違彼。 了此法門義,  能如理觀察, 於諸法理中,  彼亦無疑惑。 若以慧觀察,  一切諸法相, 決定解了者,  彼則入無相。 彼於此理趣,  能了善安住, 如是無畏者,  能速證佛法。 於法不戲論,  平等無分別, 了法相應已,  於厭離無惑。 於滅不分別,  蘊盡寂靜義, 彼於法平等,  得如理辯才。 能修習慈悲,  利益諸眾生, 善住相應者,  彼覺了無上。 若離眾生相,  能了法無我, 法無戲論義,  如理不戲論。 若聞此法已,  能速得淨信, 彼當見正覺,  彌勒兩足尊。 彼令我歡喜,  於此眾會中, 若有聞此法,  彼能作賢愛。 敬愛如來者,  是則無破壞, 由聞此法已,  能為善賢愛。 若於賢劫中,  欲見諸如來, 修學此法門,  能令諸佛喜。 無量壽威光,  阿閦大名稱, 若欲見彼者,  當學此法門。 若欲成菩提,  寂靜最勝法, 或求轉輪位,  當學此法門。 若樂求最上,  善巧總持門, 當於此法學,  常應不放逸。 若欲成廣大,  最上殊勝願, 求證菩提者,  當學此法門。 此經之所說,  陀羅尼法門, 能開示諸法,  此印最無上。 諸法內真實,  以總持開示, 此虛空法門,  善決無邊義。 所說諸善門,  此法能開示, 總持義善巧,  陀羅尼力故。 總持說為慧,  能持一切法, 總持義善巧,  以慧能了知。 於此異多釋,  已善說佛法, 以義正開示,  無上菩提分。 差別智善巧,  於斯正開示, 若於此法學,  證無上菩提。 於此教開示,  無上善法門, 得方便智已,  應當說此法。 未曾說諸法,  此無上種性, 於此義當學,  開示甘露句。 智者若欲求,  諸佛無礙慧, 若於此義學,  當獲最上智。 我於往昔時,  無量無數劫, 若不學此法,  不證寂理趣。 由我曾供養,  無量百千佛, 為是能了知,  說此無上法。 我為諸眾生,  作無邊義利, 汝等應當作,  得此陀羅尼。 若能了知此,  陀羅尼門印, 智者由一句,  能入此法門。 我智慧無上,  亦無有數量, 由我具智蘊,  能開示此法。 智者於此求,  隨覺菩提義, 於此義法門,  無畏當勤學。 智者若欲求,  廣大智慧性, 於佛生尊重,  當學此法門。 若欲轉法輪,  及吹大法螺, 智者應如理,  當學此法門。 若欲放光明,  普照無邊際, 求於佛法時,  於此如理學。 於天人世間,  若欲為上首, 彼可學此經,  決定一切法。 欲求廣大智,  發起諸功德, 樂求佛慧時,  於此應隨學。 欲開示法門,  樂求於最勝, 無戲論佛智,  於此義當學。 若欲樂開示,  無礙智所說, 修學此法已,  應說甘露句。 若欲照俱胝,  無量無邊界, 彼等於此教,  應當善修學。 此無上法門,  能淨除諸法, 一切法清淨,  於此經中說。 種智兩足尊,  演此廣大法, 於為菩薩說,  此經最無上。」

[0041b22] 佛告無邊莊嚴:「是故諸菩薩於此法教生愛樂已,為攝此法令久住故,復為哀愍諸眾生故,於此法教應當書寫受持讀誦。無邊莊嚴!若復有人於彼時中聞此法已,於如來所以愛樂心而常思念,彼諸人等當得如來無邊法藏諸陀羅尼,辯才具足,於一切法速得自在,能具攝受不可思議佛剎莊嚴聲聞菩薩。無邊莊嚴!若諸菩薩住一切法無戲論者,由陀羅尼清淨門故,此諸法門常得現前,皆能攝受無量不可思議殊勝功德。無邊莊嚴!此是第三陀羅尼門清淨法品。無邊莊嚴!於彼後時若有菩薩欲隨我學此陀羅尼法門者,當親近善友、遠離惡友,為遍擁護此諸法門,當捨身命受持陀羅尼清淨法印。譬如迦利邸迦月圓滿時光明照耀,於眾星中最為殊勝。如是此陀羅尼印三品,攝受所有法門亦復如是,於一切契經中此法光明最為殊勝,一切菩薩皆大尊重,故能出生無量辯才。此無量辯才,應知即是不放逸地。何者是於不放逸地?謂於此法作意思惟、如理觀察不生妄念,如是能令遍忍清淨。若諸菩薩精勤志求不放逸者,於此法門應善修習。為令此法得久住故,心常謙下尊重於法,書寫經卷不離身手,見有志樂希求法者、發心趣向大菩提者,應當為彼開示流布教授讀誦書寫經卷,乃至隨義而為解釋。如其受持所有法門不應藏匿,願諸眾生得此無上佛法利益我等,當令一切眾生於諸佛法常不缺減。如是菩薩於法無悋常樂施人,於義不祕盡皆為說,無少法門而不開示。無邊莊嚴!應為利益安樂諸眾生故,汝當受持此法門品陀羅尼門能清淨句。」

[0041c24] 爾時世尊復告尊者阿難陀曰:「汝當受持此法門品。我諸弟子承事我者,亦當受持如是經典。」

[0041c26] 時阿難陀白世尊言:「以佛神力我已受持。我由成就此法門故,無量法門皆得現前。」

[0041c28] 佛言:「阿難陀!如是如是,如汝所說。由佛威力及此法門遍清淨故,諸有受持此法門者,及親事我能受持者,無量法門皆得現前。是故阿難陀!汝當受持如來法教無量法藏。說此法時,於眾會中無量菩薩即便獲得大法光明。得法光故,無量諸佛所說法門皆得現前,及得近於一切智智,如所樂求勝願莊嚴悉能成就。阿難陀!汝觀諸法本性甚深,如是如來能於無名相法作名相說,又能開示諸法本性,亦復淨除令見清淨,雖說諸法無法可說亦無能說。」

[0042a09] 佛言:「阿難陀!若能如是觀諸法性,便得發生無量智慧。說此法時,無數菩薩證無生法忍,無量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於阿僧祇劫當證無上正等菩提,復能出生無量辯才。」

[0042a13] 爾時世尊加持此陀羅尼門,放大光明,其光普照無量無邊諸佛世界。由此光明,彼諸世界所有菩薩皆悉得聞此陀羅尼,聞此法已能遍成熟菩提法分。於彼復有無量眾生,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當於爾時,一切眾生皆得安樂。是時復有諸天,雨天波頭摩華於大眾會諸菩薩中,唱如是言:「願一切眾生得佛智慧。」

[0042a21] 爾時無量辯才菩薩白佛言:「世尊!當何名此法門?我當云何奉持?」

[0042a22] 佛告無量辯才菩薩言:「此法門名『陀羅尼王』,亦名『陀羅尼印』,亦名『三品所攝善巧』,汝當受持。此是無邊辯才,攝一切義善巧法門。由此法門,而能照了一切諸法、斷一切疑,是故諸菩薩於此法門應當奉持。」爾時一切大眾為供養法故,以五色華散於佛上。

[0042a28] 佛說此經已,諸菩薩摩訶薩,一切眾會及天、人、阿修羅、乾闥婆等,聞佛所說,皆大歡喜,信受奉行。

大寶積經卷第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