📜

2 - Dhāraṇiśvararāja Bodhisattva Sūtra / Dhāraṇī Sovereign King Bodhisattva 陀羅尼自在王菩薩

大方等大集經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品第二之一

[0005b13] 爾時,世尊知諸菩薩悉已大集,作是思惟:「今日如是善丈夫等,咸欲得知諸法實義,能持如來甚深法藏,欲得聞受諸菩薩行無礙法門。」尋放眉間白毫光明,名無所畏,遶諸大眾滿七匝已,於陀羅尼自在王菩薩頂上而入。

[0005b18] 爾時,陀羅尼自在王菩薩承佛神力,化作寶蓋,猶如三千大千世界,七寶莊嚴,以覆如來寶座之上。頭面作禮合掌長跪,說偈讚佛:

「如來於法得自在,  其光能破世間闇, 世尊佛眼無罣礙,  能見諸法真實義。 具足無量諸功德,  無師獨悟諸法界, 如來放光為眾生,  今入我身何因緣? 我本所知念不明,  陀羅尼根亦如是, 此光今來入我身,  了了得知諸法界。 身心獲得大清淨,  受樂無上無有邊, 我今已知佛境界,  亦得樂說無礙辯。 十方諸佛親近難,  愚者不能師事之, 我今承佛神力故,  欲少發問利眾生。 何因緣發菩提心?  復以何義佛出世? 何緣放光遍十方,  復以何因示神通? 何緣佛為眾授記?  願為大眾分別說。 今此大眾勝無上,  悉能受持佛法界, 此眾無魔及魔業,  唯有開示佛法藏。 我智淺近有邊崖,  何能諮請無上尊? 今問如來無邊智,  云何得知諸方便? 願今教誨諸弟子,  我學已得法自在, 得已能施大法雨,  當報十方諸佛恩。

[0005c11] 「世尊!諸佛如來不可思議,菩薩所行無有邊際,是故我今欲問如來無上法王大慈悲聚,為利眾生問甚深義:云何名為菩薩之行?以何瓔珞莊嚴菩薩,能令菩薩所行清淨?云何能壞愚癡諸闇?云何能斷疑網之心?云何菩薩為諸眾生修慈悲心?云何菩薩擁護眾生?云何菩薩真實能修菩薩之業善業不誨業?唯願如來哀愍宣說。又此大眾利根智慧,能解佛語能知法界,能達菩薩所行無礙法門,能壞一切魔及魔業,破大疑心能解諸佛甚深境界,知眾生界眾生心性,能見無量諸佛世界,能護如來無上正法,能於諸法得大自在。」

[0005c23] 爾時,佛讚陀羅尼自在王菩薩言:「善哉,善哉!善男子!能問如來甚深之義,能善行佛無量行者,乃能如汝發斯深問。汝今至心,當為汝說,菩薩若能成就具足如是功德,當於諸法得大自在。」

[0005c27] 「世尊!今正是時,唯垂宣說。」

[0005c28] 佛言:「善男子!菩薩有四瓔珞莊嚴:一者、戒瓔珞莊嚴;二者、三昧瓔珞莊嚴;三者、智慧瓔珞莊嚴;四者、陀羅尼瓔珞莊嚴。戒瓔珞莊嚴有一種,謂於眾生無有害心。菩薩若無惡害之心,一切眾生常所樂見。

[0006a03] 「復有二種:一者、閉塞惡道;二者、能開善門。

[0006a04] 「復有三種:一者、身淨;二者、口淨;三者、意淨。

[0006a05] 「復有四種:一者、所求悉得;二者、所願具足;三者、所願成就;四者、所欲能作。

[0006a07] 「復有五種:一者、信;二者、戒;三者、定;四者、念;五者、慧。

[0006a08] 「復有六種:一、不破戒;二、不漏戒;三、不雜戒;四、不悔戒;五、自在戒;六、無屬戒。

[0006a10] 「復有七種,所謂七淨:一者、施淨;二者、忍淨;三者、精進淨;四者、禪定淨;五者、智慧淨;六者、方便淨;七者、善方便淨。

[0006a12] 「復有八種,謂八具足:一者、無作具足;二者、地具足;三者、不忘心具足;四者、不緩具足;五者、諸根具足;六者、佛世具足;七者、離難具足;八者、善友具足。

[0006a16] 「復有九種:一者、不動;二者、不畏;三者、定智;四者、寂靜;五者、至心;六者、清淨;七者、結緩;八者、調心;九者、住調伏地。

[0006a18] 「復有十種:一者、淨身,為三十二相故;二者、淨口,為言無二故;三者、淨意,為解脫故;四者、淨田,為令眾生福德增故;五者、淨心,為調眾生故;六者、淨有,為行化眾生故;七者、菩薩名淨,為得如來諸功德故;八者、淨慧,大神通故;九者、淨方便,破諸魔眾故。十者、淨戒,為不共法故。

[0006a25] 「善男子!如是等事,名戒瓔珞莊嚴。

[0006a25] 「三昧瓔珞莊嚴有一種,所謂為諸眾生修集慈心。

[0006a27] 「復有二種:一者、質直;二者、柔軟。

[0006a27] 「復有三種:一、不虛誑;二、不麁獷;三、不邪諂。

[0006a28] 「復有四種:一者、不愛行;二者、不瞋行;三、不畏行;四、不癡行。

[0006b01] 「復有五種,所謂遠離五蓋三昧。

[0006b01] 「復有六種,所謂修集六念三昧。

[0006b02] 「復有七種,所謂修集七覺三昧。

[0006b03] 「復有八種,所謂修集八正三昧。

[0006b04] 「復有九種,一者、菩薩修集菩提心及大慈悲心,於一切無量眾生修集念心,遠離惡欲不善之法,有覺有觀寂靜喜樂得初禪;二者、遠離覺觀內得喜心,至心思惟無覺無觀,定生喜樂得第二禪;三者、離喜修捨具足念心,無有放逸身受安樂得第三禪;四者、遠離苦樂滅憂喜心,非苦非樂修集捨念寂靜念得第四禪;五者、遠離色相修無量空相;六者、遠離空相修無量識相;七者、遠離識相修無所有相;八者、遠離無所有相修非想非非想相;九者、雖未成就善方便智,以三昧力教化眾生。

[0006b15] 「復有十種:一者、觀法無有錯謬;二者、具足成就舍摩他;三者、精進無有休息;四者、善能了知時節;五者、至心受持善法;六者、寂靜其心;七者、觀身;八者、常觀法界;九者、心得自在;十者、獲得聖性;是名三昧瓔珞莊嚴。

[0006b20] 「善男子!智慧瓔珞莊嚴有一種,所謂心無疑網。

[0006b21] 「復有二種:一者、遠離疑心;二者、遠離瞋心。

[0006b22] 「復有三種:一者、遠離無明;二者、破無明[穀-禾+卵];三者、作大光明。

[0006b23] 「復有四種:一者知苦;二者、斷集;三者、證滅;四者、修道。

[0006b24] 「復有五種:一者、戒眾清淨;二者、定眾清淨;三者、慧眾清淨;四者、解脫眾清淨;五者、解脫知見眾清淨。

[0006b27] 「復有六種:一者、淨檀波羅蜜,有三種:一者、內淨觀法如幻;二者、眾生淨觀之如夢;三者、菩提淨不求果報。二者、淨尸波羅蜜,有三種:一者、觀身如影;二者、觀口如響;三者、觀心如幻。三者、淨羼提波羅蜜,有三種:一者、聞毀不瞋;二者、聞讚不喜;三者、若被割截及奪命時能觀法界。四者、淨毘梨耶波羅蜜,復有三種:一者、不想;二者、堅固;三者、不見法相。五者、淨禪波羅蜜,有三種:一者、不著諸法;二者、心不退轉;三者、所緣清淨。六者、淨方便波羅蜜,有三種:一者、攝取眾生,為解脫故;二者、淨陀羅尼,為持法故;三者、所願清淨,為淨佛土故。

[0006c10] 「復有七種:一者、修四念處不取不著;二者、修四正勤不出不滅;三者、修四神足身心清淨;四者、修於五根知根無根;五者、修於五力能破煩惱;六者、修菩提分知法界真實;七者、修集聖道無有去來。

[0006c14] 「復有八種:一者、修定,為畢竟淨故;二者、修智,為壞闇故;三者、修知陰智,為知法眾故;四者、修知界智,為解法界等虛空故;五者、修知入智,為知法性平等故;六者、修知十二因緣智,觀無我無我所故;七者、修觀諦智,壞四倒故;八者、修集分別知法界智,為知真實故。

[0006c20] 「復有九種:一者、觀無常想;二者、觀無常苦想;三者、觀苦無我想;四者、觀食不淨想;五者、觀於世間不可樂想;六者、觀諸生死多過患想;七者、觀解脫想;八者、觀離貪想;九者、觀於盡想。

[0006c24] 「復有十種:一者、觀於諸法猶如幻想;二、如夢想;三、如炎想;四、如響想;五、如芭蕉樹想;六、如水中月想;七、如影想;八者、觀於法界無增減想;九者、觀諸法界無有去住;十者、觀於無為無有生滅;是名為慧瓔珞莊嚴。

[0006c29] 「善男子!陀羅尼瓔珞莊嚴有一種,所謂念心。

[0007a01] 「復有二種:一者、先受;二者、畢竟能持。

[0007a02] 「復有三種:一者、知義;二者、知字;三者、知說。

[0007a03] 「復有四種:一者、正語;二者、了語;三者、無礙語;四者、不謬語。

[0007a04] 「復有五種,所謂五依:一者、依義不依於字;二者、依智不依於識;三者、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;四者、依法不依於人;五者、依出世不依於世。

[0007a08] 「復有六種:一者、如說而持;二者、所言誠實;三者、發言人所樂聞;四者、憐愍語;五者、生善芽語;六者、時語。

[0007a10] 「復有七種:一者、利語;二者、莊嚴語;三者、無礙語;四者、無滯語;五者、無二語;六者、先知而語;七者、了語。

[0007a12] 「復有八種:一者、知方俗語;二者、知鬼神語;三者、知諸天語;四者、知諸龍語;五者、知乾闥婆語;六者、知阿修羅語;七者、知金翅鳥語;八者、知畜生語。

[0007a16] 「復有九種:一者、無畏語;二者、無縮語;三者、無難語;四者、知解說語;五者、知如法答語;六者、知廣說語;七者、知次第語;八者、說無常語;九者、無盡語。

[0007a19] 「復有十語:一者、壞疑網語;二者、開示界語;三者、開法門語;四者、開智慧語;五者、破闇冥語;六者、解一一字語;七者、讚歎佛語;八者、呵煩惱語;九者、分別根利鈍語;十者、開佛功德妙語。

[0007a23] 「善男子!是名陀羅尼瓔珞莊嚴。」

[0007a24] 爾時,世尊欲重宣此義,以偈頌曰:

「四莊嚴瓔珞,  能端嚴大乘, 所謂戒定慧,  無上陀羅尼, 能令三業淨,  一切人所愛, 永斷三惡道,  是名戒瓔珞。 如願得具足,  獲得人天身, 能修勤精進,  是名戒瓔珞。 能修無上定,  得二種解脫, 見無上涅槃,  是名戒瓔珞。 其戒不破漏,  無上戒不雜, 能得大自在,  名瓔珞莊嚴。 戒淨能淨施,  戒淨能淨忍, 戒淨淨五度,  名戒瓔珞嚴。 戒淨能淨有,  淨大不放逸, 無畏心不悔,  是名戒瓔珞。 戒淨得聖性,  亦能淨身心, 獲得無邊定,  是名戒瓔珞。 不怖畏不動,  定得清淨有, 能斷煩惱縛,  是名戒瓔珞。 能調難調根,  能得大名稱, 莊嚴自在心,  是名戒瓔珞。 能如說而作,  能淨口四種, 遠離諸煩惱,  名瓔珞莊嚴。 能淨自佛土,  能調諸眾生, 能修大慈悲,  名瓔珞莊嚴。 不作諸惡業,  修於菩薩行, 能大力無畏,  名瓔珞莊嚴。 能嚴大涅槃,  能得大因果, 慈心滿眾生,  名瓔珞莊嚴。 能離慳誑心,  修柔軟四攝, 斷愛瞋怖癡,  名瓔珞莊嚴。 能破五惡蓋,  修集十念心, 助道不放逸,  名瓔珞莊嚴。 具足於二翼,  如法思惟義, 樂素住寂靜,  名瓔珞莊嚴。 於法無所疑,  亦無癡亂心, 真實解四諦,  名瓔珞莊嚴。 持戒心無著,  亦復不生慢, 不取戒戒者,  名瓔珞莊嚴。 無上慧淨定,  亦知二淨慧, 能了知三界,  名瓔珞莊嚴。 意淨不生慢,  見不淨不輕, 知法不可說,  名瓔珞莊嚴。 慧能莊嚴智,  智亦莊嚴慧, 自他菩提淨,  名瓔珞莊嚴。 知法如夢幻,  不說諸法無, 能隨世間說,  名瓔珞莊嚴。 慧能莊嚴戒,  戒能瓔珞慧, 身口菩提淨,  名瓔珞莊嚴。 見法如水月,  亦如熱時炎, 說法如響相,  如乾闥婆城, 非法不作法,  名慧瓔珞嚴。 慧能莊嚴忍,  忍能莊嚴慧, 身口菩提淨,  名瓔珞莊嚴。 隨法不增減,  解已調眾生, 至心觀法身,  名瓔珞莊嚴。 慧能莊嚴進,  進能莊嚴慧, 不悔動心淨,  名瓔珞莊嚴。 慧能莊嚴定,  定能莊嚴慧, 能說深法界,  得無勝神通, 能知諸方便,  得無上總持, 法土眾生淨,  名瓔珞莊嚴。 知眾根利鈍,  壞煩惱諸魔, 身心得自在,  名瓔珞莊嚴。 道無有去來,  亦無去來者, 非過非未來,  非現非修者, 不分別法界,  能淨畢竟定, 知諸陰入界,  名慧炬莊嚴。 陰入界如空,  無我無我所, 生滅因十二,  是名智慧淨。 諦知第一義,  亦知陰入界, 於法不生諍,  知三世無礙。 分別三聚眾,  能為說三乘, 能以三寶教,  修三無相定。 無相知一相,  非幻知如幻, 無說能為說,  空說於不空, 諸法非常變,  不毀壞法界。 和合因緣故,  流布於法界, 是名為真智,  不分別法界。 知二動不動,  知於二淺深, 知二常無常,  是名大淨智。 常不失念心,  了知於法界, 知字及知義,  於世諦無闇。 一聞能持法,  解了眾生語, 能壞諸邪道,  修於無上智, 依無上四依,  瓔珞大總持。 我說功德鬘,  為嚴菩提心, 於眾說無畏,  善解天神語, 能壞眾疑網,  能開諸法界, 能讚於三寶,  勸人令供養, 親近佛與眾,  修集無上智。 我說四瓔珞,  能嚴佛菩薩, 若有至心信,  即得是莊嚴。」

T13n0397_002 大方等大集經 第2卷

■ CBETA 電子佛典集成 » 大正藏 (T) » 第 13 冊 » No.0397 » 第 2 卷 ▲上一卷 ▼下一卷 前往第  1 2 3 4 5 6 7 8 9 10 11 12 13 14 15 16 17 18 19 20 21 22 23 24 25 26 27 28 29 30 31 32 33 34 35 36 37 38 39 40 41 42 43 44 45 46 47 48 49 50 51 52 53 54 55 56 57 58 59 60  卷

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

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於姑臧譯

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品第二之二

[0009a07] ◎佛復告陀羅尼自在王菩薩:「善男子!菩薩摩訶薩有八光明,以是八明能壞諸闇、淨菩薩行。何等為八?一者、念光;二者、意光;三者、行光;四者、法光;五者、智光;六者、實光;七者、神通光;八者、無礙智光。

[0009a11] 「念光有八種:一者、不失過去善法;二者、作未來善;三者、聞法不忘;四者、思惟實義;五者、不為六塵所壞;六者、憶持如守門人遮止惡法,為真善法守善法城門;七者、不為邪法之所誑惑;八者、能大增長純善之法;是名念光八種。

[0009a16] 「意光亦有八種:一者、義意非字意;二者、智慧意非識意;三者、法意非人意;四者、實意非虛意;五者、菩薩意非聲聞意;六者、上意非下意;七者、佛意非退意;八者、憐愍意非害意;是名意光八種。

[0009a20] 「行光亦有八種:一者、法行;二者、一切行;三者、眾生行;四者、眾生心行;五者、十二因緣行;六者、廣說行;七者、行行;八者、一切佛法行;是名行光八種。

[0009a24] 「法光亦有八種:一者、世法光;二者、出世法光;三者、無漏法光;四者、無為法光;五者、解脫法光;六者、心解脫法光;七者、畢竟解脫法光;八者、破無明慧法光;是名法光八種。

[0009a27] 「智光亦有八種:一者、八正智光;二者、須陀洹智光;三者、斯陀含智光;四者、阿那含智光;五者、阿羅漢智光;六者、辟支佛智光;七者、菩薩智光;八者、正覺智光;是名智光八種。

[0009b02] 「實光亦有八種:一者、正定行;二者、得須陀洹果;三者、斯陀含果;四者、阿那含果;五者、阿羅漢果;六者、辟支佛果;七者、菩薩;八者、佛菩提;是名實光八種。

[0009b06] 「神通光亦有八種:一者、眼光,能見正色;二者、耳光,能聞正聲;三者、念光,能念過去阿僧祇劫所有眾生;四者、性光,為觀性淨眾生之心;五者、虛空光,以大神通光遍到十方無量世界;六者、方便光,具無漏智故;七者、功德莊嚴光,為利益一切眾生故;八者、智慧莊嚴光,為壞一切眾生疑心故;是名神通光八種。

[0009b13] 「無礙智光亦有八種:一者、智光;二者、意光;三者、慧光;四者、佛光;五者、正見光;六者、淨眾生心光;七者、解脫光;八者、畢竟光;是名八無礙智光。」

[0009b16] 爾時,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:

「修集於念心,  不忘善惡業, 樂聞讚誦經,  修集不放逸, 能調伏諸根,  安住於寂靜, 增長於善法,  修集於念光。 能遮止惡法,  猶善守門者, 能守護法城,  不令四魔入。 不隨逐音聲,  思惟真實義, 親近善知識,  喜樂如法住。 其意無邊上,  永斷諸煩惱, 邪法不能動,  惡世不生謗。 誠心念菩提,  不說小乘心, 常樂念上意,  為眾破下意。 不畏魔煩惱,  修集大慈悲, 不念害眾生,  其得大智光。 能壞諸疑心,  解了甚深義, 知真實方便,  修四無礙智。 樂觀十二緣,  眾生之所因, 知無作受者,  能修大光法。 能知諸佛法,  行世出世行, 能到十方土,  了知人天業。 修集無上智,  說三歸一乘, 修集八正道,  為壞三世法。 於有漏無漏,  如實而知之, 能利益人天,  令斷有漏法。 不謬為無為,  真實而知之, 寂靜光無暗,  不著有為相。 知結入出緣,  知眾心性淨, 若有大乘定,  即知如是法。 樂住無漏流,  了四沙門果, 知菩提道行,  故修無礙智。 破邪修實光,  入眾無所畏, 樂說真實義,  為破生死法。 眼耳淨無障,  能見聞色聲, 過去念不謬,  亦了知他心。 到十方無礙,  知法如虛空, 得無漏智慧,  為調諸眾生。 具功德智慧,  為利諸眾生, 於無量世中,  求是二莊嚴。 樂受持淨戒,  樂護於佛法, 修集真實光,  為於如法住。 我說無量光,  為令眾生得, 有信此經者,  即得此諸光。」

[0010a02] 爾時,世尊復告陀羅尼自在王菩薩:「善男子!菩薩摩訶薩修集大悲有十六事。何等十六?

[0010a04] 「一者、菩薩摩訶薩見諸眾生貪著我見,以我見故增長諸見,常為生死之所繫縛。是故菩薩為此眾生修大悲心,悲因緣故宣說法化,為壞眾生如是妄見。

[0010a07] 「二者、見諸眾生心懷顛倒,常見無常、無常見常、苦見於樂、樂見於苦、淨見不淨、不淨見淨、我見無我、無我見我。是故菩薩為此眾生修集悲心,悲因緣故宣說法要,為壞眾生如是四倒。

[0010a11] 「三者、見諸眾生心懷憍慢,實無有物而生物想,實無有事而生事想,以是因緣起七種慢,以是慢故增長惡法。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,悲因緣故宣說法要,破壞眾生如是憍慢。

[0010a15] 「四者、見諸眾生五蓋所覆,以覆蓋故,心多生疑不解深義。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,悲因緣故宣說法要,為壞眾生如是五蓋。

[0010a18] 「五者、見諸眾生沈六入海,眼取色相,耳取聲相,鼻取香相,舌取味相,身取觸相,意取法相,是名為沈。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,悲因緣故宣說正法,為拔眾生如是沈沒。

[0010a22] 「六者、見諸眾生有七種慢:一者、慢;二者、大慢;三者、慢慢;四者、我慢;五者、增上慢;六者、下慢;七者、邪慢。菩薩摩訶薩,於下慢者,自言勝汝;於慢慢者,自言最勝,我色勝乃至識勝;於增上慢者,菩薩語言:『汝實非聖,不應便起聖人之想。』為邪慢者,宣說正見。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,悲因緣故宣說正法,為斷眾生如是憍慢。

[0010a29] 「七者、見諸眾生離於聖道,樂行世道惡道。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,悲因緣故宣說正法,為斷眾生世道惡道。

[0010b03] 「八者、見諸眾生造惡道行,屬無明愛妻息所繫不得自在。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,悲因緣故宣說正法,為斷眾生如是繫縛,出離惡道。

[0010b06] 「九者、見諸眾生親近惡友遠離善友,其心甘樂造作惡業。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,悲因緣故宣說正法,為斷眾生如是惡業,遠離惡友親近善友。

[0010b10] 「十者、見諸眾生造作慳貪,於無明愛心無厭足。為施智慧,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,悲因緣故宣說正法,為斷眾生如是慳貪無明及愛,施與智慧。

[0010b13] 「十一者、見諸眾生我見斷見。為施眾生十二因緣真智慧故,菩薩於此而生悲心,悲因緣故宣說正法,為斷眾生我見斷見,施與十二因緣智故。

[0010b16] 「十二者、見諸眾生行無明闇,我見、眾生見、命見、士夫見、別異見、邪見、著見。菩薩為施智光明故,於此眾生而生悲心,悲因緣故宣說正法,為斷眾生如是所見。

[0010b20] 「十三者、見諸眾生樂於生死,於五聚陰而生親想。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,悲因緣故宣說正法,為斷眾生如是三有。

[0010b23] 「十四者、見諸眾生為魔所縛。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,悲因緣故宣說正法,為壞眾生如是魔網。

[0010b25] 「十五者、見諸眾生甘樂快樂,而不能知真實樂因。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,悲因緣故宣說正法,示諸眾生真實樂因。

[0010b28] 「十六者、見諸眾生求涅槃門不能知處。是故菩薩於此眾生修集悲心,悲因緣故宣說正法,為此眾生開涅槃門。

[0010c01] 「善男子!菩薩修悲,悉因如是十六因緣。

[0010c03] 「善男子!一切眾生有三十二不善之業,菩薩見已修集善業,為壞眾生如是惡業。何等三十二?

[0010c05] 「一者、有諸眾生無明睡眠,菩薩見已修集智慧,為悟眾生如是睡眠。

[0010c06] 「二者、見諸眾生下解下欲,菩薩見已修集上解上欲,為以大乘而教化之。

[0010c08] 「三者、有諸眾生樂為非法,菩薩見已修集正法,為令眾生於諸法中得大自在。

[0010c10] 「四者、有諸眾生修集邪命,菩薩見已修於正命,為壞眾生如是邪命。

[0010c11] 「五者、有諸眾生入於邪林,菩薩見已修集正見,為令眾生出邪林故。

[0010c13] 「六者、有諸眾生樂為放逸,菩薩見已修不放逸,為令眾生離放逸故。

[0010c14] 「七者、有諸眾生樂為麁穬,菩薩見已修如法住,為壞眾生如是麁穬。

[0010c16] 「八者、有諸眾生慳貪悋惜,菩薩見已修一切施,為壞眾生慳貪心故。

[0010c17] 「九者、有諸眾生毀犯禁戒,菩薩見已修持淨戒,為破眾生毀禁心故。

[0010c19] 「十者、有諸眾生心常瞋恨,菩薩見已修慈悲忍,為壞眾生如是瞋恨。

[0010c20] 「十一者、有諸眾生懶惰懈怠,菩薩見已修勤精進,為壞眾生如是懈怠。

[0010c22] 「十二、者有諸眾生其心狂亂,菩薩見已修集定心,為壞眾生如是狂亂。

[0010c23] 「十三者、有諸眾生邪智覆心,菩薩見已修集正智,為壞眾生如是邪智。

[0010c25] 「十四者、有諸眾生說義顛倒,菩薩見已思惟正義,為壞眾生如是顛倒。

[0010c27] 「十五者、有諸眾生樂造世行,菩薩見已修善方便,為壞眾生樂世行故。

[0010c28] 「十六者、有諸眾生繫屬煩惱,菩薩見已先自除斷,為壞眾生煩惱繫縛。

[0011a01] 「十七者、有諸眾生我見所縛,菩薩見已自除我見,為斷眾生如是我見。

[0011a02] 「十八者、有諸眾生諸根不調,菩薩見已自調諸根,為調眾生如是不調。

[0011a04] 「十九者、有諸眾生說言無作、無有受者,菩薩見已宣說有作及有受者,為壞眾生如是邪說。

[0011a06] 「二十者、有諸眾生不知恩義,菩薩見已說知恩法,為壞眾生如是不知恩義。

[0011a08] 「二十一者、有諸眾生未得謂得,菩薩見已修集正法,為壞如是增上慢故。

[0011a10] 「二十二者、有諸眾生惡口麁穬,菩薩見已修善口語,為壞眾生如是惡口。

[0011a11] 「二十三者、有諸眾生貪無厭足,菩薩見已修集知足,為壞眾生不知足故。

[0011a13] 「二十四者、有諸眾生不能恭敬父母師長,菩薩見已修不放逸,為令眾生供養恭敬父母師長。

[0011a15] 「二十五者、有諸眾生貧窮困苦,菩薩見已修集七財,為壞眾生如是貧窮。

[0011a17] 「二十六者、有諸眾生常為四大毒蛇所病,菩薩見已修身念處,為令眾生遠離如是四大毒病。

[0011a19] 「二十七者、有諸眾生行無明闇,菩薩見已修集智慧,為令眾生然慧燈故。

[0011a21] 「二十八者、有諸眾生樂三有獄,菩薩見已修出離道,為示眾生知出離故。

[0011a22] 「二十九者、有諸眾生常行左道,菩薩見已修集右道,為令眾生捨左道故。

[0011a24] 「三十者、有諸眾生貪著身命,菩薩見已於自身命修不貪著,為令眾生捨貪著故。

[0011a26] 「三十一者、有諸眾生不能恭敬供養三寶,菩薩見已修集信心,為令眾生信三寶故。

[0011a28] 「三十二者、有諸眾生實非世尊自謂世尊,菩薩見已修集六念,為令彼等知真實法故。

[0011a29] 「善男子!是名眾生三十二業,菩薩見已修治自業,成就具足一切善法、壞諸惡業,勸諸眾生令行善業。

[0011b03] 「善男子!菩薩摩訶薩有無量業。何以故?眾生煩惱有無量門,為閉眾生煩惱門故,菩薩修集無量善業。

[0011b05] 「善男子!如恆河沙等世界眾生,悉住聲聞辟支佛乘,欲比菩薩初發心業,百分千分不可為喻。何以故?二乘之人自為解脫觀於煩惱;菩薩不爾,常為眾生得解脫故觀諸煩惱。

[0011b09] 「善男子!菩薩摩訶薩所作諸業,於諸凡夫、二乘業中最為殊勝。何以故?眾生之業性是顛倒,二乘之業有邊際故,菩薩之業無邊無量,是故菩薩勝於一切聲聞緣覺。」

[0011b14] 爾時,陀羅尼自在王菩薩聞是法已,心生歡喜踊躍無量,白佛言:「世尊!甚奇,甚特!快說如是不可思議。如來於此已說菩薩瓔珞莊嚴、菩薩光明、菩薩大悲、菩薩善業。唯願宣說,云何如來觀諸眾生起於大悲?云何名悲?悲有何行?有何相貌?何因緣起?云何名佛業?佛業有何行?有何相貌?有何因緣起?善哉!世尊!一切知見,唯願廣說如來之業。」

[0011b21] 佛言:「善哉,善哉!善男子!汝今諦聽善思念之,吾當為汝分別解說。

[0011b23] 「善男子!一切如來所有大悲不出不行。何以故?常不變故,無量劫中修集得故,是故大悲不行不轉,不修不捨亦能為於一切眾生。

[0011b26] 「善男子!一切諸佛所有大悲,無量無邊其心平等,從久遠來無量舌力不能宣說。

[0011b28] 「善男子!如來、世尊,未甞遠離如是大悲,無上菩提及與大悲,如是二法等無差別。如來所得無上菩提無根無住,根名我見,住名四顛倒,如來、世尊知根知住,是故菩提無根無住。一切眾生皆悉無有無根無住,欲施眾生無根無住起大悲心,如來於此欲令知故演說正法。

[0011c05] 「善男子!夫菩提者清淨寂靜。云何為淨?云何寂靜?淨名為內,寂靜名外;內名眼空,空名無我、無有我所。何以故?性是一故,乃至意亦如是。何以故?性是一故,知眼空已,不著於色不著色心,是名寂靜;乃至意法亦復如是。一切眾生不知菩提清淨寂靜,如來於此而起大悲,演說正法為令知故。

[0011c12] 「善男子!一切眾生心性本淨,性本淨者,煩惱諸結不能染著,猶若虛空不可沾污,心性、空性等無有二。眾生不知心性淨故,為欲煩惱之所繫縛,如來於此而起大悲,演說正法欲令知故。

[0011c16] 「善男子!夫菩提者不取不捨。云何不取?如來不見一切諸法此岸、彼岸。何以故?一切諸法離此彼故。如來、世尊如實知之,是名不取。云何不捨?一切眾生不知法界,如來教令了了知故,是名不捨。如來於此而起大悲,演說正法為令眾生知是二法。

[0011c21] 「善男子!夫菩提者無想無緣。云何無想?不見眼識乃至意識,不見色相乃至法相,於是法中不知不見故無取著,是名無緣。無想無緣是名聖行。云何聖行?所謂不行三界之行。善男子!如是不行名為聖行。一切聖人不行於行,眾生不行如是聖行,如來於此而起大悲,演說正法欲令知故。

[0011c28] 「善男子!夫菩提者非是三世。非三世者名為三等,過去意、未來識、現在貪,是名三分。以能了了知三分故,意、識及貪無有住處。以是義故,不念過去、不求未來、不愛現在。若見三世悉平等者,是名正見。如來為令一切眾生得如是等平等正見,而起大悲演說正法。

[0012a05] 「善男子!夫菩提者,無身無為。非眼識界乃至非意識界,是名無身。不生不滅、不盡不住、無有三相,是為無為。

[0012a07] 「善男子!一切法性是名無性,若無性者則無有二,是故菩提無身無為。一切眾生不知菩提無身無為,如來為令了了知故,而起大悲演說正法。

[0012a12] 「善男子!夫菩提者,無有分別、無有句義。云何分別?云何句義?無所住者名無分別,字不攝故名無句義;非有二故名無分別,不入法界名無句義;無動搖故名無分別,不變易故名無句義;不可說故名無句義,空故名無分別;無覺觀故名無分別,無相故名無句義;不發故名無分別,無願故名無句義;知眾生界同於虛空名無分別,無眾生界名無句義;不生故名無分別,無宅故名無句義;不滅故名無分別,無為故名無句義;不行故名無分別,平等故名無句義;知平等故名無分別,寂靜故名無句義。眾生不知如是等義,如來為令了了知故,而起大悲演說正法。

[0012a24] 「善男子!夫菩提者,不可以身得,不可以心得。何以故?身心如幻故。若能了知身心真實,是名菩提。為流布故名為菩提,而其性相實不可說。

[0012a27] 「善男子!夫菩提者,不可說身不可說心,不可說法不可說非法,不可說有不可說無,不可說實不可說空。何以故?性不可說故。菩提者無有住處,不可宣說,猶如虛空。為真實知一切諸法不可宣說,字中無法、法中無字,為流布故故可宣說。一切凡夫不知真實,是故如來於此眾生而起大悲,演說正法為令知故。

[0012b06] 「善男子!夫菩提者無取無緣。云何無取?云何無緣?知眼真實名為無取,知眼無境名為無緣;乃至知意真實名為無取,知意無境名為無緣。如來、世尊以如是義,知於菩提無取著故名為無取。無屋宅故名為無緣,眼識不住於彼色中名無屋宅,乃至意識亦復如是,一切眾生心無住處。如來、世尊如實而知心無住處,無住處者有四種:色、受、想、行。於是四法心無所住,是名心無住處,是故名為一切諸法悉無住處。如來、世尊如實知之,一切凡夫不能知故,如來於此而起大悲演說正法。

[0012b17] 「善男子!夫菩提者名之為空,而菩提中無有空相,是故名空。一切法空,菩提亦爾。如來、世尊真實能知如是之空,是故如來名為知空。諸佛名覺一切諸法,而不覺知空中之空,亦能了知無上菩提,空及菩提即是一如,空與菩提是一非二。離空菩提別有法者,可得說二,以無二故名之為空。無名字故名之為空,無相貌故名之為空,無威儀故名之為空,無修行故名之為空,無言說故名之為空。

[0012b26] 「善男子!第一義者謂無諸法。云何說空?善男子!譬如虛空無言無說,無言無說故,故名虛空。無言說中無有言說,是名為空。一切諸法亦復如是,無名字法說為名字,如是名字亦無住處。若名無住處,名下之法亦復如是。如來真實知如是法不生不滅,以真知故名得解脫。本無繫縛,云何說言名得解脫?是故如來無縛無解。如是等法,一切凡夫不能知見,如來於此而起大悲,演說正法為令知故。

[0012c06] 「善男子!夫菩提者同於虛空,虛空之性不平不下,菩提亦爾。若法無性,不可說言有平有下。如來、世尊知一切法無平無下,乃至微塵不作平下。若法有性即如實智,如實智者,知一切法本無今有、已有還無,出時滅時無所繫屬,從緣而出、從緣而滅,以是義故名之為道。斷是道故名為菩提。凡夫眾生不知如是真實道故,如來於此而起大悲,宣說正法為令知故。

[0012c14] 「善男子!夫菩提者名真實句,真實句者即是菩提,色亦如是,如是二句等無差別。受、想、行、識、地、水、火、風、眼界、色界、眼識界,乃至意界、法界、意識界,亦復如是,名法流布。真實覺知如是陰入界法無有顛倒,不顛倒者,知過去法不生不滅、未來之法不生不滅、現在之法亦不生不滅,如是知已,名不顛倒、名真實句。真實句者,如一法,一切法亦如是;如一切法,一法亦如是。是真實句凡夫不知,如來於此而起大悲,演說正法為令知故。

[0012c25] 「善男子!夫菩提者非內非外。云何為內?云何為外?非內者無所造作,非外者無所覺知。內者謂作,外者謂相。菩提之體非作非相,是故名為非內非外。又非內者,非身口意業,非外者,非三業緣。非內者,無相解脫門,非外者,空解脫門。如是等義凡夫不知,如來於此而起大悲,演說正法為令知故。

[0013a02] 「善男子!夫菩提者無漏無取。云何無漏?云何無取?無漏者遠離四流。四流者:欲流、有流、無明流、見流。無取者遠離四取。四取者:欲取、有取、見取、戒取。而諸眾生無明所覆行於四取,以渴愛故作我我所。如來了知我取根本,是故我淨,我淨故能淨眾生。我淨者,則不覺知一切諸法,亦不思惟一切非法,不起無明,不起無明因緣故,不起十二因緣有。十二因緣有不起故則不生,不生故入決定聚,入決定聚者名為了義。了義者名第一義,第一義者名無眾生,無眾生義者名不可說,不可說義者即十二因緣義,十二因緣義者即是法義,法義者即是如來。以是義故我經中說:『若有得見十二因緣則為見法,見法者為見如來。』見如來者即無所見。所見是邪,夫邪見者謂想數法。如來無想亦無想數,以是義故,見如來者為無所見。若見如來無想、無作、無知、無覺,是名真實見於如來。如來亦爾,覺知一切諸法平等,如法界無取。一切凡夫不能覺知,如來於此而起大悲,演說正法為令知故。

[0013a22] 「善男子!夫菩提者,清淨寂靜光明無諍。云何為淨?云何寂靜?云何光明?云何無諍?不雜煩惱名之為淨,空解脫門名之寂靜,無相、無願名為光明,無生無滅名為無諍。又無生者名之為淨,無滅者名為寂靜,無取者名光明,不出者名無諍。性名為淨,無諸煩惱名為寂靜、光明、無諍。法界名淨,真實之性名曰寂靜、光明、無諍。虛空之性名之曰淨,無分別法界名曰寂靜、光明、無諍。內外清淨名之為淨,於內外法不取不著,名為寂靜、光明、無諍。真知五陰名之為淨,真實知界名為寂靜、光明,遠離諸入名為無諍。見過去盡名之為淨,見未來不生名為寂靜,見現在法住於法界無有動轉,名光明、無諍。清淨、寂靜、光明、無諍,如是四法等入一界一法一句,如是三法即是涅槃。遠煩惱故名之為淨,畢竟淨故名曰寂靜,無闇冥故名曰光明,不可說故名為無諍,以是故言釋迦如來默無所說。

[0013b11] 「善男子!夫菩提者即是虛空,虛空者名之為法。如法,眾生亦爾;如眾生,福田亦爾;如福田,涅槃亦爾。以是義故,一切諸法同於涅槃。如來能覺如是法界,是故名佛。修集具足清淨、寂靜、光明、無諍如是四句,名之為佛。如來能知善方便故,初得菩提默然而住,無所宣說待梵王請。爾時,尸棄梵王與六萬八千諸梵天人來至我所,頭面作禮,合掌而言:『唯願,如來!為諸眾生轉正法輪。』而說偈曰:

「『如來法離淨寂靜,  大光無礙無有諍,  無字無聲亦無說,  真實覺知如法界。  佛為眾生無量劫,  苦行受持世間戒,  為悟無明睡眾生,  久行放逸迷實義。  又此會中無量眾,  於無量佛積善根,  能解甚深真實義,  唯願轉於無上輪。  此眾已調一切魔,  欲令開闡甘露門,  如來號為真導師,  示闇眾生無上道。  如來雖有大慈悲,  憐愍眾生如一子,  我今勸請法應爾,  願轉無上正法輪。  如往三佛轉法輪,  唯願如來亦復爾,  畢竟導師無退轉,  示暗眾生一真道。  如雨潤長諸草木,  令諸眾生除熱渴,  佛施法雨於眾生,  為得無上無異果。  如來初生發誓言,  我當救彼苦眾生,  眾生渴仰甘露味,  願大施主施法雨。』

[0013c08] 「爾時,世尊既受請已,往波羅奈鹿野林中仙人住處,轉正法輪。如是法輪,諸天魔梵及餘沙門、婆羅門等所不能轉。爾時,世尊說四諦時,憍陳如比丘得法眼淨,其聲遍聞三千大千世界。」

[0013c12] 爾時,世尊說優陀那:

「甚深之義不可說,  第一實義無聲字, 憍陳比丘於諸法,  獲得真實之知見, 即是我往無量世,  所得菩提今已得。

[0013c16] 「如來轉是正法輪時,無量眾生悉得調伏,示現如是大悲神通。眾生見已,阿僧祇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

[0013c18] 「善男子!如來如是十六大悲,悉為眾生而修起之。如來以是悲因緣故,為一一眾生,於恒河沙劫大地獄中,受諸苦惱心不悔退,而其悲心亦無損減,以是義故,如來大悲不可思議。

[0013c22] 「善男子!聲聞人悲猶如畫皮,菩薩大悲猶如破肉,如來大悲破骨徹髓;聲聞之悲讚佛所知,菩薩大悲勸他令行,如來大悲授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;聲聞悲心為慈因緣,菩薩大悲為調眾生,如來大悲為畢竟度;聲聞悲心因麁苦生,菩薩大悲因離苦生,如來大悲因斷一切因緣而生。

[0013c29] 「善男子!如來修集如是大悲,若為一人住經一劫百劫千劫萬劫,至無量劫終不畢竟入於涅槃。善男子!如來大悲成就如是無量功德。◎

[0014a03] 「善男子!乃往過去無量無邊阿僧祇劫,時世有佛號栴檀窟,界名大香劫名上香。爾時世尊於三百三十二萬劫中,常以正法教諸聲聞。時佛身上一一毛孔所出香氣,遍滿三千大千世界。爾時此界無有臭穢名,所有草木山河之屬悉栴檀香,眾生身香亦復如是,一切無有身口意惡,諸佛弟子聞此香已即得四禪。

[0014a10] 「爾時,乃有一萬諸佛次第興世,皆同一號,號栴檀窟,是故彼劫名曰上香。爾時如來作佛事已欲入涅槃,觀諸眾生誰未調者我當調之。爾時,如來以淨天眼見有一人在非有想非無想處,已於先佛種下上善根,定當因佛而得度脫,非因聲聞得解脫也。壽過八萬四千劫已,乃當下生來受五欲,當得聞於大乘經典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安住不退。

[0014a18] 「爾時,世尊以大悲故起大方便,告諸比丘:『我涅槃時到。』作是言已即便入於不悔三昧,示諸眾生令知涅槃。既知如來入涅槃已,令諸大眾廣設供養,正法住世滿足六十八萬四千歲。當爾之時,佛諸弟子乃至無有一人於正法所作邪法想。爾時世尊以定力故,八萬四千劫隱密此身不令眾見,過是劫已,彼人即下,生於人中大長者家。經八十年,彼佛即從三昧而起詣長者家。其家大小悉無見者,唯是童子獨得見之。

[0014a27] 「爾時,世尊為令彼人於五欲中心生厭離,而為說法。彼人聞已,即得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如來知已即為授記:『善男子!汝於來世過七萬二千阿僧祇百千劫,當得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號曰寶上。』如是音聲餘無聞者,唯有一萬二千諸天同得聞之,聞已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俱作是言:『願彼寶上成佛之時,我等當於是佛法中諮受正法而為弟子。』爾時,如來知是事已復與授記:『寶上如來成作佛時,汝等當作受法弟子,彼佛亦當授汝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。』時栴檀窟佛授彼記已,爾乃畢竟入於涅槃,一切諸天大設供養。

[0014b11] 「善男子!如來具足如是大悲,非諸聲聞緣覺所知。善男子!爾時彼佛不斷佛種,若有眾生供養三寶,亦復如是。」

[0014b13] 佛說如是大悲功德時,此會眾中有三恒沙等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半會大眾得成於忍,半中之半得具如是十六大悲,其餘半半得佛法忍。

[0014b17] 爾時,一切諸天世人聞法歡喜,同聲讚歎:「善哉!善哉!◎甚奇!甚特!快說如是大悲法門。」

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

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品第二之三

[0014b27] 「善男子!如來復有三十二業。何等三十二?

[0014b28] 「善男子!如來能知是處非處。云何是處?云何非處?善男子!若有造作身口意惡,得受安樂,無有是處,是名非處;若有造作身口意善,受樂果者,斯有是處,是名是處。若習慳貪得大富者無有是處,修行惠施得大富者斯有是處;毀破禁戒得受天身無有是處,護持淨戒得受天身斯有是處;瞋恨之人得身端正無有是處,修集忍辱得身端正斯有是處;懈怠之人得大神通無有是處,勤修精進得大神通斯有是處;放心散亂得定地者無有是處,攝心不亂得定地者斯有是處;愚癡之人斷煩惱氣無有是處,修智之人斷煩惱氣斯有是處。若作五逆得無漏者無有是處,若無五逆得無漏者斯有是處;以女人身作轉輪王無有是處,以男子身得轉輪王斯有是處,帝釋梵王佛亦如是。

[0014c14] 「若轉輪王非法治國無有是處,轉輪聖王正法治化斯有是處;欝單曰人墮三惡道無有是處,欝單曰人壽終生天斯有是處;殺生因緣得長壽者無有是處,以是因緣壽命促短斯有是處;若有邪見得聖道者無有是處,若有正見得聖道者斯有是處;須陀洹人得第八有無有是處,須陀洹人即涅槃者亦無是處;阿那含人受欲有身亦無是處,阿羅漢人受後有者無有是處;賢聖之人諮承異師無有是處,得不退忍退菩提者無有是處。

[0014c24] 「菩薩坐於菩提樹下,不得菩提而起去者無有是處,如來若有煩惱習者亦無是處。諸佛、世尊知有障礙無有是處,若有能見如來頂者亦無是處;若有眾生能知如來心境界者無有是處,如來之心不常定者亦無是處;如來世尊有二語者無有是處,如來世尊有過失者亦無是處。

[0015a01] 「善男子!是名如來第一之業。」

[0015a02] 爾時,世尊即說頌曰:

「大地可說動轉相,  猛風可說停住相, 虛空可說有色相,  佛不說處為非處, 虛空可說作界像,  佛不說處為非處。 如來演說處非處,  下中上分悉真實, 不說是處非處一,  如是二處各無二。 如來亦說下中上,  各各無有三種相, 佛知是處非處已,  故能宣說無上法。 如來了知眾生心,  善能分別細微相, 沙門梵志闇處行,  不知是處非處因。 眾生不知處非處,  是故不能得解脫, 如來悉知處非處,  是故稱為無上尊。 若諸眾生無法器,  如來於是修捨心, 設大方便待時節,  為令彼得真解脫。 如來世尊智無上,  是則名為第一法, 如是清淨第一業,  為令眾生得調伏。 如來說是第一力,  甚深難測無能知, 如是妙法難可宣,  為破邪見憐愍說。

[0015a20] 「復次,善男子!如來、世尊善知去來現在眾生所有諸業,知業知報,知恩知處。若過去業是不善因,如來知是未來之世得不善果。若未來業有退因緣,如來了知實是退因。若未來業能增長法,如來悉知以是因緣能增長法。若現在業若進若退,如來悉知以是因緣有進有退。若有作業是聲聞因、是緣覺因、是菩薩因、是如來因,如來悉知以是因緣,是聲聞因、是緣覺因、是菩薩因、是如來因,是名如來第二之業。」

[0015a29] 爾時,世尊復說頌曰:

「如來獲得無上智,  是故能知業因果, 智知三世非三攝,  能知眾生三世業, 善解眾生安樂因,  亦能了知苦惱因。 如來壞邪無因果,  是故修集第二業, 通達進退二法因,  善惡業果亦復然。 如來知見無障礙,  如觀掌中菴羅果, 知下中上真實相,  三乘所因亦復然。 如來善知眾生業,  亦知善惡諸業果, 眾生業果三世攝,  知見不謬名正覺。

[0015b10] 「復次,善男子!如來、世尊知諸眾生種種欲解,若貪欲、若瞋恚、若愚癡,現在世貪起未來世貪恚愚癡,現在世瞋起未來世貪瞋恚癡,現在世癡起未來世貪瞋恚癡,如來悉知。現在住善欲未來惡欲,現在住惡欲未來善欲,如來悉知。現在住下欲,未來世下中上分;現在住中欲,未來世下中上分;現在住上欲,未來世下中上分;如來悉知。邪聚眾生能作正聚,不定眾生住於正定,如來悉知。欲界眾生,有色無色界欲解;知聲聞人,有緣覺欲解,有佛欲解;如來真實通達知故而為說法,是名如來第三之業。」

[0015b21] 爾時,世尊即說頌曰:

「眾生欲解有種種,  其意若干非一徒, 如來真實知諸欲,  故能隨意演說法。 貪欲瞋恚愚癡性,  隨相而知無顛倒, 下中上品亦如是,  善惡業因果真實。 通達三聚無有定,  一切三乘亦復然, 智知三世非三攝,  為諸眾生說三力。

[0015b28] 「復次,善男子!如來悉知無量世界,若修善行,若行惡法,若無礙行。云何名知?內空、外空、內外空故。

[0015c01] 「復次,如來知眼、知色及知眼識。云何而知?如虛空故。

[0015c02] 「復次如來知欲色界及無色界。云何而知?如覺觀故。

[0015c03] 「復次,如來知於行界。云何而知?如行性故。

[0015c04] 「復次,如來知煩惱界。云何而知?客塵性故。

[0015c05] 「復次,如來知不污界。云何而知?一切諸法性本淨故。

[0015c06] 「復次,如來知生死界。云何而知?無明緣故。

[0015c07] 「復次,如來知涅槃界。云何而知?實思惟故。

[0015c08] 「復次,如來知世住界,知世愛界,知世瞋界,知世癡界,知世淨界,知世淨心界,以知界故能實說法,是名如來第四之業。」

[0015c11] 爾時,世尊即說頌曰:

「如來人中師子王,  能真實知眾生界, 如來智慧無有邊,  是故能知世無邊。 知善惡行解脫行,  亦知眼色眼識行, 通達一切無量法,  其性本來常清淨。 內外真實無所有,  五陰諸入十八界, 身口意業及四大,  如是諸法悉無實。 知如是等眾生界,  皆悉同於虛空境, 三界性相無真實,  諸煩惱界亦如是。 煩惱性相無堅牢,  無漏解脫亦復然, 如來雖知真實界,  終不言知而生慢。 虛空無量無邊際,  一切眾生界亦然, 如來智慧無邊際,  遠離三種有為相。 佛智無上甚深奧,  一切眾生不能知, 如來憐愍眾生故,  宣說如是第四力。

[0015c26] 「復次,善男子!如來善知一切眾生諸根利鈍。云何而知?知上中下,知增知減,亦知貪欲有一億種、瞋恚愚癡各一億種。知貪欲重、知貪欲輕,知瞋恚重、知瞋恚輕,知愚癡重、知愚癡輕,知一種根能增生死,知一種根能滅生死。了知善根、知不善根、知非善非不善根,知解脫根、知六情根、男根、女根、命根、苦根、樂根、憂根、喜根、捨根、信根、進根、念根、定根、慧根、未知欲知根、知根、知已根。知眼根因乃至意根因,知耳根因作眼根緣,知鼻根因作舌根緣,知舌根因作身根緣,知戒莊嚴能修於施,知施莊嚴能修於戒。如來悉知誰可說施,誰可說戒,乃至智慧亦復如是。知誰可為說四念處,乃至八聖道分。誰可為說聲聞之乘、辟支佛乘、無上佛乘。知緣覺根學聲聞乘,知正覺根學聲聞乘、辟支佛乘。知下根人能修上根,上根之人修於下根。知眾生根未可調者,則生捨心,可調伏者為說正法。如來悉知熟不熟相、不熟熟相、不熟不熟相、熟有熟相。知生死根,知解脫根,知莊嚴根,知具足根,一切根性因緣果報,悉知悉見,是名如來第五之業。」

[0016a18] 爾時,世尊即說頌曰:

「如來知根到彼岸,  故知眾生種種解, 亦了知根下中上,  并及諸業亦如是, 亦知煩惱輕重相,  及知諸根難易調。 知樂生死及解脫,  了知眼根至意根, 知根行處及滅處,  了知一切三乘根, 有可轉者不可轉,  知眾生根熟不熟, 隨其意種為說法,  善知呵責軟語調。 知有不受教誨者,  則於其人修捨心, 如來善知諸方便,  為破煩惱莊嚴智, 為破眾生煩惱故,  演說如來第五業。

[0016a29] 「復次,善男子!如來真實知至處道。云何而知?知正定聚,知邪定聚及不定聚,知於因力及果報力,知過去世福德因緣,知現在世莊嚴因緣難調易調,略說廣解廣說略解。知是眾生能得解脫、不得解脫,知不定者遇善知識住正定聚,不得善友則無解脫。如來知已,隨其意趣而為說法,彼聞法已,繫念思惟獲得善果。如來出世惟為不定,終不為彼邪定說法。何以故?非是器故,不能獲得真解脫故,是名如來於是人所修集捨心。菩薩摩訶薩真實知已勤修莊嚴,為破如是邪定眾生,是故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

[0016b11] 「如來善知貪有三種:一者、因見淨故;二者、受因緣故;三者、本因緣故。瞋有三種:一者、瞋因緣故;二者、受因緣故;三者、本因緣故。癡亦三種:一者、無明因緣;二者、我見因緣;三者、疑網因緣。

[0016b16] 「復次,如來知諸眾生苦遲得通、苦速得通,知苦遲者能得樂速,知樂速者能得苦遲,知樂遲者能得樂速。知有修力、知有智力,又知有道具足修力不具智力,有具智力不具修力,有具修力及以智力,不具修力不具智力。又知有道能作淨心不能莊嚴,有能莊嚴不能淨心,有作淨心能具莊嚴,有不具淨心不具莊嚴。又知有道能淨其身不淨口意,有淨口意不淨其身,有身口意淨,有身口意不淨,是名如來第六之業。」

[0016b25] 爾時,世尊即說頌曰:

「如來善知所至處,  亦知眾生諸因緣, 亦能了知定不定,  通達明曉調不調。 不為邪定演說法,  亦不調伏下根者, 知貪瞋癡三種說,  亦知諸結輕重相, 知於四道轉不轉,  是故佛知道畢竟。 修力智力真實知,  下中上力亦如是, 知身口意淨不淨,  心及莊嚴亦復然。 眾生諸根煩惱界,  如來知已為破壞, 為彼無明闇眾生,  宣說如來第六業。

[0016c06] 「復次,善男子!如來知禪解脫三昧煩惱解脫。云何而知?知諸眾生以因緣故貪樂生死,以因緣故貪樂涅槃。云何名因?云何名緣?若諸眾生思惟不善,是名生死因緣。因不善思惟故生長無明,是故不善為因、無明為緣。因無明故則生於行,是故無明為因、諸行為緣。因諸行故則生於識,是故行則為因、識則為緣。因識故則生名色,是故識則為因、名色為緣。因名色故則生六入,是故名色為因、六入為緣。因六入故則生於觸,是故六入為因、觸則為緣。因觸生受,是故觸則為因、受則為緣。因受生愛,是故受則為因、愛則為緣。因愛生取,是故愛則為因、取則為緣。因取生有,是故取則為因、有則為緣。因有生生,是故有則為因、生則為緣。因生則有老死等苦,是故生則為因、老死為緣。煩惱為因、諸業為緣,諸見為因、愛結為緣,煩惱為因、五蓋為緣,是名為因、是名為緣,而諸眾生以是因緣貪樂生死。

[0016c23] 「何因緣故貪樂涅槃。有二因、二緣,令諸眾生樂於涅槃:一者、樂喜聽法;二者、樂正思惟。復有二種:一者、舍摩他;二者、毘婆舍那。復有二種:一者、不去智;二者、不來智。復有二種:一者、觀生死;二者、觀涅槃。復有二種:一者、如法持;二者、得證。復有二種:一者、修解脫門;二者、得解脫果。復有二種:一者、盡智;二者、無生智。復有二種:一者、諦智;二者、觀十二因緣。是名為因、是名為緣。而諸眾生以是因緣樂於涅槃,如來悉知如是等禪三昧解脫,既了知已,捨離欲惡不善之法,有觀有覺離生喜樂入於初禪,入初禪出滅定,入滅定出初禪,乃至八解脫亦復如是。

[0017a07] 「一切眾生悉不能知如來、世尊出入之處,如來悉知住定平等,及以上下。眾生謂佛入一三昧,而佛實入一切三昧;眾生見佛起一切定,而佛實入一定三昧。如來三昧無有次第然非不定,一切聲聞緣覺菩薩悉不能知。如來又知說法因緣得聲聞三昧,說法因緣得緣覺三昧,說法因緣得菩薩三昧,知已隨意而為演說,是名如來第七之業。」

[0017a15] 爾時,世尊即說頌曰:

「如來了知生死因,  亦復通達解脫因, 既了知已為說法,  破壞生死不善因。 不善思惟無明因,  無明因緣長生死, 煩惱因緣受業果,  諸見因緣增愛結。 若得親近善知識,  至心聽受無上法, 觀察內外空三昧,  即能越度生死海。 修集無上定智慧,  觀法平等無去來。 若能觀見無出滅,  即得了了寂靜眼。 修集無上三脫門,  具足盡智無生智, 既自獲得無礙智,  復能為諸眾生說。 入於初禪出滅定,  入於滅定隨意出, 如來三昧無次第,  是故名為常在定。 如來所入種種定,  與諸法界無差別, 二乘不知佛住處,  菩薩不知甚深定, 眾生常行無明闇,  不知如來入出處, 無上世尊憐眾生,  是故宣說第七業。

[0017b03] 「復次,善男子!如來善知自身所有過去世業,若一生二生至無量生,一災二災至無量災,一劫二劫至無量劫,憶念生名、種姓、飲食、色貌形質、苦樂壽命,是諸眾生造是業因得此有身。念他有滅生於他有。如自身,他亦如是,亦知眾生所有業因,是諸眾生造是業因得他有身。知眾生心及因緣,是心滅已次第生心,如是等事恒沙眾生所不能知。佛宿命智悉知三世無有始終,如是智慧不可稱量,勸諸眾生汝今當念,過去世中所更善惡,以佛力故悉得憶念,往昔所種無量善根,若佛邊種、若於聲聞緣覺邊種。既憶念已,如來即為隨意說法令不退轉,是名如來第八之業。」

[0017b16] 爾時,世尊即說頌曰:

「如來憶念無量世,  若自若他善惡業, 明見無量劫中事,  猶觀掌中菴羅果。 種姓生名悉能知,  色劫生滅亦如是, 亦知壽命及住處,  善惡業因亦復然。 知眾無量次第心,  及知心因生滅處, 遍知無量劫中生,  亦不盡於無礙智。 佛智無量不可稱,  二乘不知其境界, 為令眾生念過去,  隨意宣說第八業。

[0017b25] 「復次,善男子!如來天眼清淨微妙,見諸眾生生滅墮落,若受善色若受惡色,若生善有若生惡有,亦能明了知諸業因。知是眾生身口意惡,誹謗聖人增長邪見,以惡業故捨此身已即墮地獄。知是眾生身口意善,不謗聖人增長正見,以是業緣捨此身已即生善有。如來天眼能見十方諸佛世界,無有邊際猶如虛空,無有限量猶如法界。悉見眾生生時滅時,見諸世界成時壞時,亦知眾生發菩提心生時滅時,見一切佛始成正覺、轉正法輪、入涅槃時。見諸聲聞證得解脫,得解脫已取涅槃時。見諸緣覺以神通力,報諸眾生信施恩時。如是等事,一切五通聲聞緣覺及諸菩薩所不能見。如來天眼成就如是無量功德,以天眼故觀諸眾生,誰應為佛之所化度,誰復應為聲聞緣覺之所化度。若應從佛而得度者,如來即為示現其身,其餘眾生悉無見者,是名如來第九之業。」

[0017c13] 爾時,世尊即說頌曰:

「無量劫中修善業,  獲得如是淨天眼, 能見十方諸眾生,  具足成就善惡色。 見上中下諸眾生,  亦見受於善惡有, 能知身口意善業,  業因所得諸果報。 亦知聲聞辟支佛,  菩薩之人善法境, 見十方佛破魔兵,  轉正法輪入涅槃。 見諸聲聞得解脫,  教化眾生取滅度, 見辟支佛示神通,  以報施主之恩德。 如來所說真實法,  聞已能度生死海, 聲聞緣覺及菩薩,  不能知佛所見處。 如來覩見細微塵,  亦見無量無邊界, 如來教化佛所度,  是故宣說第九業。

[0017c26] 「復次,善男子!如來、世尊知諸漏盡畢竟解脫,我生已盡梵行已立,所作已辦更無後有。佛漏盡智清淨微妙,言清淨者無諸習氣,聲聞之智有邊有量。何以故?有習氣故。辟支佛智亦有邊量。何以故?無大悲故。佛漏盡智無量無邊。何以故?知一切行故,具足成就一切智故,永斷一切諸習氣故,攝取大慈大悲,莊嚴四無所畏,於一切法無取相習,一切世間所不能勝,行住坐臥無諸過失。猶如虛空清淨明了不雜煙雲,佛漏盡智亦復如是,不雜一切諸煩惱習。如來成就清淨具足是漏盡智,能為眾生敷揚宣說,令彼聞者斷諸煩惱,菩薩聞已發大莊嚴為斷煩惱,是名如來第十之業。」

[0018a10] 爾時,世尊即說頌曰:

「佛漏盡智無有邊,  清淨不雜煩惱習, 聲聞緣覺習結氣,  是故漏盡智不淨。 如來具足大慈悲,  是故其智無邊際, 具足成就一切行,  故知眾生漏行處。 所可演說無常我,  令眾生知空無樂, 修善思惟得淨眼,  知無眾生無士夫。 大悲憐愍諸眾生,  具足十力四無畏, 為斷煩惱智無礙,  是故宣說第十業。

[0018a19] 「復次,善男子!如來具足四無所畏,成如來業;如來業者,悉已覺知一切諸法。若天、若人、若魔、若梵、若沙門、若婆羅門,如實而言如來不覺不知法者,無有是處。何以故?如來、世尊名為正覺,覺平等法。若凡夫法、若聖人法、若聲聞法、若緣覺法、若菩薩法、若佛法、若學法、若無學法、若世法、若出世法、若善法、若不善法、若有漏法、若無漏法、若有為法、若無為法,如是等法平等覺知,故名正覺。言平等者,見空平等,法真實故;無相平等,壞諸相故;無願平等,不著三界故;不生平等,無生性故;無行平等,無行性故;無出平等,無出性故;無至處平等,無至處性故;真實平等,無三世性故;智解脫平等,無無明性故;涅槃平等,無生死性故;見如是法皆悉平等,是故如來名為正覺。如是觀已,以大慈悲為諸眾生稱揚宣說,若非世尊作世尊想,若非正覺作正覺想,若非漏盡作漏盡想。如來具足四無所畏,能壞如是諸惡想等,是名如來第十一業。」

[0018b08] 爾時,世尊即說頌曰:

「佛知一切法平等,  是故得名一切智, 凡聖菩薩及佛業,  世與出世善惡業。 空無相願無生滅,  一切悉見其真實, 如來悉見平等故,  為眾演說十一業。

[0018b14] 「復次,善男子!如來真實永盡諸漏,是故唱言我盡諸漏,我都不見人、天、魔、梵、沙門、婆羅門,真實而言佛漏未盡。云何名為如來漏盡?佛於欲漏心得解脫,有漏、無明漏,一切習氣、一切見漏,心得解脫,是故如來名為漏盡。第一義中聖人真知,無覺無斷無證無修,為流布故說言盡漏。何以故?盡者即是無生無滅,無盡者不可宣說,不可說故名之無為,夫無為者無出滅住。佛若出世不出於世法性常住,如來不覺我及我斷,如來住於大慈大悲,為眾生故宣說我斷,是名如來第十二業。」

[0018b24] 爾時,世尊即說頌曰:

「如來永斷諸漏結,  及以無邊諸習氣, 是故世法不能污,  如花處水泥不著。 大悲人中師子王,  為眾生故說流布, 真實而知無出滅,  無我我所亦復然。 一切諸法無增減,  隨其性相真實說, 如來得大自在力,  為眾故說十二業。

[0018c03] 「復次,善男子!如來真實說遮道法,我都不見人、天、魔、梵、沙門、婆羅門,說言是法不能遮。云何名遮?云何不遮?有一法能遮道,所謂放逸。復有二法:所謂無慚、無愧。復有三法:謂身、口、意惡。復有四法:所謂欲、瞋、怖、癡。復有五法:所謂殺生、偷盜、婬泆、妄語、飲酒。復有六法:所謂不敬佛、法、僧、戒、三昧、不放逸。復有七法:一者、慢;二者、大慢;三者、慢慢;四者、邪慢;五者、邪語;六者、邪命;七者、邪念。復有八法:一者、邪見;二者、邪思惟;三者、邪語;四者、邪業;五者、邪命;六者、邪方便;七者、邪念;八者、邪定。復有九法,所謂有人欲作諸惡,現作、作已,加於己親,有人以善加於己怨,有人以惡加於己身,亦復如是,是名為九。復有十法,所謂十惡:一者、殺生;二者、偷盜;三者、婬泆;四者、妄語;五者、兩舌;六者、惡口;七者、無義語;八者、貪嫉;九者、瞋害;十者、邪見。

[0018c19] 「若有比丘起惡思惟,以是因緣,不知有為多諸過咎,以不知故生顛倒心,顛倒因緣增長五蓋。五蓋增故令諸煩惱遮障善法,煩惱因緣身口意業造作諸惡,如來如實知如是法能遮於道,既自知已為眾演說,為壞如是遮障道法,是名如來第十三業。」

[0018c25] 爾時,世尊即說頌曰:

「若有修集於放逸,  真實不能得解脫, 身口意等諸惡業,  無慚無愧諸煩惱。 親近惡法能遮道,  善覺對治不對治, 為壞煩惱故演說,  大慈大悲十三業。

[0019a01] 「復次,善男子!如來實說聖道畢竟。若有眾生親近正念必得解脫,我都不見人、天、魔、梵、沙門、婆羅門,真實記言修道者不得畢竟無上解脫。云何名為真實聖道?有一種,所謂一乘。復有二種。謂舍摩他、毘婆舍那。復有三種,謂空三昧、無相、無願。復有四種,謂四念處。復有五種,謂信等五根。復有六種,謂六念處。復有七種,謂七覺分。復有八種,謂八正道。復有九種,所謂初禪乃至滅定。復有十種,所謂十善。是名畢竟真實聖道。又畢竟道者,無有能作增減取捨、無執無放,非正非邪、非一非二,是名真實畢竟之道。如來、世尊憐愍一切,為諸眾生說如是道,是名如來第十四業。」

[0019a14] 爾時,世尊即說頌曰:

「如來了知寂靜法,  有親近者得解脫, 如來無師無教者,  自然而得甘露味。 有修三十七助法,  煩惱結滅得解脫, 思惟善知真實法,  不著法性真解脫。 如來見法如虛空,  猶如幻化熱時焰, 具足十力無邊身,  為眾故說十四業。

[0019a21] 「復次,善男子!如來身業無有過失,若愚、若智無能宣說佛有過失。何以故?如來若行、若坐、若住,著衣持鉢若受飲食,若見、若聞、若有所說,入出城邑村落舍宅,足不蹈地常行千葉蓮花之上。若有眾生遇觸佛影,七日安樂無飲食想,捨是身已生於善有。如來衣服離身四寸,暴猛風力所不能動。如來雖有如是等事,而其內心未甞不定,是故如來身無過失。善男子!如來口業亦無過失。何以故?時語、真語、實語、正語、期語、義語、不多語、如持而語、淨語、解一切語、微妙語、無異語、一音語,是故如來無口過失。如來意業亦無過失。何以故?如來常作一切佛事,而其內心初無憍慢,不役智慮而知法盡,是名如來無罣礙智,是故如來意無過失。為壞眾生如是過失,故宣說法,是名如來第十五業。」

[0019b07] 爾時,世尊即說頌曰:

「如來身口意寂靜,  是故無能說有過, 實不可說為流布,  是業非業說為業。

[0019b11] 「復次,善男子!如來不與天、人、魔、梵、沙門、婆羅門而生諍訟。何以故?離愛恚故。一切世間供養恭敬,心不生高亦不歡喜,一切世間毀呰輕慢不生愁惱。凡所造善事無不成,終不造作不善之業,如來實無世間諍事,亦常修集無諍三昧,如來無我無有我所,為壞眾生是非諍訟,說如是業,是名如來第十六業。」

[0019b17] 爾時,世尊即說頌曰:

「如來修集無諍定,  是故其心無瞋喜, 如來為斷眾煩惱,  是故宣說十六業。

[0019b21] 「復次,善男子!如來之心無有忘誤,於八解脫不失念心,常觀一切眾生意行,觀已復能隨宜說法,於四無礙亦無念失。於三世中憶念不忘,既自不失憶念之心,復為眾生說是念法,是名如來第十七業。」

[0019b25] 爾時,世尊即說頌曰:

「如來修集八解脫,  故於諸法不失念, 知眾生心隨意說,  為令得念說是業。

[0019b29] 「復次,善男子!如來真實無不定心。若行、若住、若坐、若臥、若語、若默,常知諸法深妙之義。一切世間若有入定、若不入定,悉無能知如來心也,唯除諸佛借其道力。欲令一切無量眾生常在定故,說如是業,是名如來第十八業。」

[0019c05] 爾時,世尊即說頌曰:

「如來、正覺常在定,  所作諸事無散亂, 常入三昧無知者,  是故宣說十八業。

[0019c08] 「復次,善男子!如來真實無種種想,所謂無分別福田非福田想,亦無分別諸眾生想,及以法想、正覺之想及法界想。分別持戒,及毀戒想,亦無分別怨想親想、受不受想,分別正見邪見之想,是故如來無種種想。為壞眾生如是諸想,宣說是業,是名如來第十九業。」

[0019c13] 爾時,世尊即說頌曰:

「如來永斷一切想,  是故了知諸法界, 為破眾生若干想,  宣說如來十九業。

[0019c17] 「復次,善男子!如來從智捨心無不知捨。何以故?修身故、修戒故、修心故、修慧故、斷癡故,如來捨心出於世間,即是聖捨、是畢竟捨、轉梵輪捨、共大悲捨、為利眾生捨、知對治捨。如是等捨,無增無減、不高不下,不雜煩惱、不一不二,不觀時節、無礙無對,不住不動、不隱不顯,真實不虛。如來成就如是大捨,而能為諸眾生說法,是名如來第二十業。」

[0019c24] 爾時,世尊即說頌曰:

「如來修身戒心慧,  從於智慧修捨心, 於諸眾生無愛恚,  不動不住真實捨。 大慈大悲無上尊,  具足如是之大捨, 無礙智慧調眾生,  演說清淨二十業。

[0020a01] 「復次,善男子!如來欲業無增無減。何等名欲?欲於善法,所謂大慈大悲說法度人安住寂靜,勸諸菩薩學菩提道,令三乘種相繼不絕。如是諸欲,不隨欲出隨智而生。欲令一切眾生具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,演說正法,是名如來二十一業。」

[0020a06] 爾時,世尊即說頌曰:

「如來欲者無增減,  大慈大悲故說法, 不斷三乘無邊身,  為眾演說如是業。

[0020a10] 「復次,善男子!如來精進無有休息。云何不息?所謂調伏眾生說法化度,假使有一人能無量劫佛邊聽法,如來當為說不休息。若有一佛於無量劫演說法者,如來亦聽心無懈廢。若過無量恒沙世界,有一眾生應受化者,如來要當隨逐不捨、不食、不息、不生疲倦悔退之心,常勸眾生令勤精進,是名如來二十二業。」

[0020a17] 爾時,世尊即說頌曰:

「具精進人師子王,  於大眾中讚精進, 精進說法無休息,  是故進業二十二。

[0020a20] 「復次,善男子!如來念心無有增減。何以故?如來初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,遍觀一切去來現在眾生之心,後說法時不失先念,念本三聚及三種根,凡所演說無不作念,是名如來二十三業。」

[0020a24] 爾時,世尊即說頌曰:

「如來初得菩提時,  遍觀眾生如實心, 凡所說法不失念,  二十三業佛所說。

[0020a27] 「復次,善男子!如來三昧於一切法平等無減,是故諸佛一切平等,於一億種貪欲恚癡,及一億種無貪恚癡,其心平等無有差別,有為無為、生死涅槃亦復如是。具如是等平等三昧,不雜眼耳鼻舌身意,四大三界非此非彼,亦非一切非增非減。為令眾生得是三昧,宣說正法,是名如來二十四業。」

[0020b04] 爾時,世尊即說頌曰:

「如來等觀一切法,  是故常定心無亂, 不為三界之所攝,  諸根四大亦如是。 一切諸法無差別,  平等觀察善不善, 如來所說如是業,  為諸眾生得是定。

[0020b10] 「復次,善男子!如來智慧常無減少。以是智力知一切法,能隨眾生意趣說法。得無礙智,知一切義、知一切字、知一切句,於無量劫演一句法,出無量義斷一切疑,說三乘法并及八萬四千法門,亦說八萬四千法聚,是名無量無邊智慧。為令眾生得是智故,宣說正法,是名如來二十五業。」

[0020b16] 爾時,世尊即說頌曰:

「佛智無礙無有邊,  能說無礙無邊法, 演一字作無量句,  演一句作無量義。 說八萬四千法門,  亦及爾所諸法聚, 為令眾得無礙智,  是故宣說如是業。

[0020b21] 「復次,善男子!如來解脫無有減少。聲聞之人從他聞故而得解脫;緣覺之人從因緣故而得解脫;如來無師自然覺悟,永斷煩惱及以習氣,過去不斷,未來不著,現在不住,亦不貪著眼色二法,乃至意法亦復如是。知心性淨,是故唱言如來一念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為令眾生一念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,演說正法,是名如來二十六業。」

[0020b28] 爾時,世尊即說頌曰:

「為諸聲聞聞解脫,  亦為緣覺因緣悟, 如來解脫不著有,  不著三世心性淨。 凡所演說為解脫,  勸諸眾生無上道, 二十六業非業故,  大慈大悲處眾說。

[0020c05] 「復次,善男子!如來身業隨智慧行,智所圍遶。以是業故,眾生聞見說法默然、行住坐臥飲食、出入城邑聚落,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悉得調伏。是故如來一切身業隨智慧行,是名如來二十七業。」

[0020c09] 爾時,世尊即說頌曰:

「如來身業為眾生,  故示種種妙相好, 凡所舉動調眾生,  大悲為眾說是業。」

[0020c12] 「復次,善男子!如來口業隨智慧行。何以故?說法淨故,無脫失故,真正語、易解語、易知語、非高語、非下語、非曲語、非麁語、非惡語、非闇語、柔軟語、非輕語、非疾語、非畏語、非不解義語、非惡聲語、非緩語、甘露語、可愛語、次第語、莊嚴語、恭敬語、樂聞語、不貪語、不垢語、清淨語、畢竟語、不誑語、不癡語、無礙語、廣語、真實語、不作語、不盡語、安樂語、身寂靜語、心寂靜語、貪寂靜語、瞋寂靜語、癡寂靜語、壞魔語、破邪論語,梵聲、迦陵頻伽聲、釋聲、大海潮聲、拘崙闍聲、秋月孔雀聲、拘枳羅聲、命命鳥聲、鵝王聲、鹿王聲、琴聲、鼓聲、貝聲、伎樂聲、人樂聞聲、耳根樂聲,增善法語、句義無盡語、合字句義語、時語略語、知足語、調諸根語、施莊嚴語、清淨戒語、共忍行語、精進神通語、遠離欲界語、具足智慧語、慈語悲語、喜語捨語、說三乘語、不斷三寶語、解三聚語、解三世語、解三解脫語、分別四諦語、修集語讚歎語、佛語、聖語、無邊語、無行語。善男子!如來成就如是等語,是故如來所有口業隨智慧行,是名如來二十八業。」

[0021a03] 爾時,世尊即說頌曰:

「如來所說如淨珠,  成就無量諸功德, 其聲遍滿十方界,  一音能令種種解。 凡所演說不作念,  更不觀眾心境界, 如來音聲如響相,  無說無聞亦如是。 大慈大悲清淨語,  為眾生解種種法, 是故宣說如來業,  二十八業如先佛。

[0021a10] 「復次,善男子!如來意業隨智慧行。何以故?如來了知一切眾生心意識等,亦不隨意隨緣隨貪隨恚隨癡,遠離誑惑及我我所無明闇翳,平等清淨無有邊際猶如虛空,是故如來所修意業隨智慧行,是名如來二十九業。」

[0021a14] 爾時,世尊即說頌曰:

「如來之心不可量,  如以毫毛舉須彌, 常觀眾生心所緣,  遠離諸魔煩惱界。 人中象王說善業,  為壞眾生種種惡, 為淨眾生身口意,  二十九業今已說。

[0021a20] 「復次,善男子!如來智慧知過去世,其智無礙亦無障者。云何為智?知過去佛無量無數,及其世界所有草木眾生之數,其心所緣種種音聲,亦知其佛說幾所法,有幾眾生得聲聞乘、辟支佛乘及菩薩乘,亦知彼佛所有世界壽命脩短,眾數多少、名字種種、喘息飲食,眾生根界、意界、法界、心界、行界,其心次第生滅出沒,如實了知。知其數量非比智知,是名如來第三十業。」

[0021a28] 爾時,世尊即說頌曰:

「佛智無礙無障者,  故能悉知無量土, 了知一切諸佛事,  眾生諸根及法界。 人師子王知過去,  如觀掌中阿摩勒, 無邊身說三十業,  為令眾生知過世。

[0021b04] 「復次,善男子!如來智慧知未來世,其智無礙亦無障者。云何為智?知未來世若出、若滅,一切世界幾劫水災、幾劫火災、幾劫風災,成壞之數。幾佛世界、幾佛出世,世界之中有幾微塵。有幾聲聞、緣覺、菩薩,亦知彼佛幾食、幾息、幾行、幾住、幾坐、幾臥、幾人獲得聲聞解脫,幾人獲得緣覺解脫,幾人獲得正覺解脫,幾人修集慈悲喜捨,亦復了知幾所眾生次第心生次第心滅。了了能知如是等事,亦非比智,是名如來三十一業。」

[0021b13] 爾時,世尊即說頌曰:

「如來了知未來世,  一切諸法之出沒, 知佛世界及以佛,  眾心次第生滅等, 既得知已無憍慢,  名三十一如來業。

[0021b17] 「復次,善男子!如來智慧知現在世,其智無礙亦無障者。云何為智?如來悉知十方現在世界,諸佛、聲聞、緣覺、菩薩眾數,日月星宿、草木微塵,地水火風四大海渧,眾生毛髮種種形色,心意次第生滅出沒,亦知地獄、畜生、餓鬼現業果報,幾時住世、幾時解脫;亦知人天業果因緣,幾時住世、幾時解脫;知煩惱界及諸根界、意界、法界。如來雖復種種知已,不生高心,口亦不出二種之言,是名如來三十二業。」

[0021b26] 爾時,世尊即說頌曰:

「無上如來叵思議,  無有知佛所緣境, 如來所知如虛空,  無量無稱無邊界。 所說微妙第一義,  為令眾生得是業, 總持自在能問佛,  無上世尊隨意答。

[0021c02] 「善男子!如來、世尊具足如是三十二業,則能調伏無量眾生。善男子!如來世尊雖為眾生說是諸業,而如來業真實無量不可稱計。

[0021c04] 「善男子!如來業者,一切世間所有眾生,不能思惟、不能了知、不能宣說。如是業者,悉能等知一切國土猶如虛空。何以故?十方諸佛悉平等故。善男子!諸佛所說,觀察眾生及佛世界,解脫涅槃等無差別,佛觀法界皆一味已,轉不可轉正法之輪。

[0021c10] 「善男子!譬如善識真寶之匠,於寶山中獲得一珠,得以水漬從漬出已,置酢漿中從酢漿出已,置之豆汁意猶不已復置苦酒,苦酒出已置眾藥中,從藥出已以[王*婁]褐磨,是名真正青琉璃珠。善男子!如來亦爾,知眾生界不明淨故,說無常苦及以不淨,為壞貪樂生死之心。如來精進無有休息,復為演說空無相願,為令了知佛之正法。如來精進猶不休息,復為說法令其不退菩提之心,知三世法成菩提道,名大珍寶良祐福田。是故當知,如來諸業不可思惟,不可稱量,不可宣說。如來具足三十二業,雖知己身猶如虛空,而於世界示現其身,亦復宣說不可說法,永斷一切心之因緣,悉知一切眾生心界,亦知一切菩薩境界。

[0021c24] 「善男子!如來世尊真實業者,終不斷絕菩薩授記,是名如來真實之業。」

[0021c26] 爾時,世尊說是業時,十方世界六種震動,大光普照,雨於無量無邊香花。諸在此坊天人、大眾、阿修羅、迦樓羅、緊那羅、摩睺羅伽、人及非人,聞如來業心大歡喜,復以種種香花、伎樂、寶幢、幡蓋供養之具而供養佛。其中或以周羅寶頂、寶髮、手玔、雜寶、瓔珞、日珠、月珠、指環、珠帶、寶珮、髮飾,或以耳環以奉如來。謂青琉璃,及蓮花珠、金翅鳥珠、閻浮寶珠、帝釋寶珠、火珠、光珠、無量光珠、無量色珠、柔軟淨珠、金剛寶珠及白真珠。復以雜香,所謂末香、金沙和雜栴檀之香、多伽羅香、沈水、彌佉多摩羅跋香。復散諸花,所謂曼陀羅花、摩訶曼陀羅花、曼殊沙花、摩訶曼殊沙花、拘毘陀羅花、波利質多羅花、樂花、娑羅花、大娑羅花、百葉花、千葉花、饒葉花、大光花、香葉花、樂香花、樂見花、無量色花、無定色花、水生花、優波羅花、波頭摩花、拘物頭花、分陀利花、陸生花、婆利師花、摩梨花、須曼那花、育坻花、檀內伽梨花、阿提目多伽花、瞻婆花、阿叔迦花。種種伎樂、種種幢幡蓋,十方界諸來菩薩,各昇虛空寶坊之上,放身投下供養於佛,投身散已其身不現,化七寶網遍覆其上,復現其身在珠網中。

[0022a19] 爾時,十方一切諸佛,各各遣一波利之樹,以用供養釋迦如來。以佛力故,一一諸樹各至寶坊莊嚴其處。爾時,會中無量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無量眾生得無生法忍。

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

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品第二之四

[0022b06] 爾時,世尊舉身顧眄觀諸大眾,如象王迴而作是言:「諸善男子!誰能守護如是供具及此寶坊,令不毀壞滅沒損減,以待彌勒成正覺已,十六年後供養彼佛及賢劫中五百如來。」

[0022b10] 是時,會中有一菩薩名諸法神通自在王,即從坐起,[跍*月]跪合掌,而作是言:「世尊!我能守護如是供具及此寶坊,令不毀壞滅沒損減,以待彌勒成正覺已,十六年後供養彼佛及賢劫中五百如來。」

[0022b14] 爾時,眾中有一魔王名曰神通——其所住國名四天下——語諸法神通自在王菩薩言:「善男子!汝今安置如是供具并及寶坊,置何器中而守護之令不毀壞?」

[0022b17] 「善男子!凡言器者性是無常,而我此身常住無變。善男子!汝今應當諦觀我身。」

[0022b19] 爾時,魔王聞是語已,如教諦觀,見其臍中有一世界名水王光,有佛世尊號寶優鉢羅,其世界中有大寶山。如來處中結加趺坐,與諸菩薩宣說正法。爾時,魔王見是事已,心甚奇訝,即禮諸法神通自在王菩薩,讚言:「善哉,善哉!大士!我今始知汝有妙器,堪任護持如是供具及此寶坊令不毀滅。」

[0022b26] 爾時,魔王即白佛言:「世尊!我往未見如是菩薩、未聞如是微妙法時,欲學聲聞入於涅槃。我今既見諸法神通自在王菩薩威神之力,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世尊!假使我身恒沙劫中受地獄苦,然後乃成無上道者,亦終不捨菩提之心。」

[0022c02] 佛言:「善哉,善哉!善男子!汝能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汝亦當得如是無量神通之力。」

[0022c04] 是時,會中復有菩薩名師子幢,語陀羅尼自在王菩薩言:「善男子!菩薩摩訶薩獲得何等陀羅尼門,而能受持一切佛語,凡所演說字句及義無有窮盡。」

[0022c08] 陀羅尼自在王菩薩言:「善男子!有八陀羅尼,菩薩摩訶薩若有得者,則能受持一切佛語,凡所演說字句及義而無窮盡。何等為八?一者、淨聲光明陀羅尼;二者、無盡器陀羅尼;三者、無量際陀羅尼;四者、大海陀羅尼;五者、蓮華陀羅尼;六者、入無礙門陀羅尼;七者、四無礙智陀羅尼;八者、佛莊嚴瓔珞陀羅尼,是名為八。若有菩薩安住如是八陀羅尼,則能受持一切佛語,凡所演說字句及義而無窮盡。」

[0022c17] 師子幢菩薩言:「善哉!大士!唯願廣說,菩薩聞已,當得受持一切佛法。」

[0022c18] 陀羅尼自在王菩薩言:「善男子!諦聽!諦聽!當為汝說。淨聲光明陀羅尼者,菩薩摩訶薩若得住者,能於無量無邊佛所,具足成就無量功德、得淨四大,以是因緣其聲微妙。宣說法時,其音遍滿一佛世界、二佛世界、五佛世界、十佛世界、二十佛世界、三十佛世界、四十佛世界、五十佛世界、百佛世界、千佛世界、萬佛世界,乃至百千萬佛世界,不可稱不可數,隨所說法即得遍聞。

[0022c27] 「其說法時,所坐法座師子之床,或一由旬、或如須彌、或如梵處坐如是處,設有十方無量諸佛講宣道化,普得聞之受持不忘,善解字句及其義味。

[0023a01] 「自說法時,及聽佛說,於是二事各無妨礙。於一字中說一切法,一字者所謂為阿。阿者諸字之初,菩薩摩訶薩說阿字時,即能演說一切諸法。阿之言無,無者,諸法無根、諸法無生、諸法無初、諸法無邊、諸法無盡、諸法無作、諸法無來、諸法無去、諸法無住、諸法無性、諸法無出、諸法無行、諸法無增、諸法無高、諸法無減、諸法無主、諸法無用、諸法無願;諸法無戲論亦無覺觀,無說、無聽、無處、無入。諸法無我及無眾生、無淨、無命、無名、無主、無有士夫、無內、無外、無常、無相、無億、無量、無為、無跡、無句、無字、無礙、無共、無隨他、無隨己、無執、無放、無取、無捨、無數、無身、無淨、無穢、無轉、無變、無受、無聲、無相、無結、無污、無狂、無漏、無有、無覆、無濁、無對、無色、無受、無想、無行、無識、無因、無果、無陰入界、無因緣、無境界、無受、無欲、無色、無無色、無誘導、無黑、無白、無滓、無思惟、無時、無歸、無淨、無雜、無燒、無習、無屋、無支、無動、無住、無堅、無脆、無可見、無可觸、無光、無闇、無曲、無罪、無實、無虛、無癡、無觀、無見、無修、無見、無聞、無覺、無智、無觸、無識。

[0023a22] 「善男子!菩薩摩訶薩獲得如是淨聲光明陀羅尼時,於此一字說一切法。菩薩於此一字之中說無量義,無有錯謬,不壞法界、不失字義。菩薩得是陀羅尼已,身口意淨,舉動進止眾生樂見,是名身淨。凡所演說眾生樂聞,是名口淨。修集慈悲喜捨之心,是名意淨。

[0023a28] 「菩薩得是陀羅尼已,能淨二施,財施、法施;能淨於戒,見毀戒者不生惡心;能淨於忍,見害眾生不生瞋惱;能淨精進,修行善法無有休息;能淨禪定,壞憍慢故;能淨智慧,除無明故;能淨於業,壞惡因故;能淨於眼,得三眼故;能淨於耳,獲得天耳聞佛聲故;能淨於鼻,悉嗅諸佛淨戒香故;能淨於口,於甘露味不貪著故;能淨於身,得化身故;能淨於意,善思惟故;能淨於色,三十二相故;能淨於聲,說妙法故;能淨於香,戒聞施等得清淨故;能淨於味,得無上味故;能淨於觸,修集無上諸三昧故;能淨於法,觀諸法界無分別故;能淨於念,如所聞法不忘失故;能淨於意,永不繫屬諸魔黨故;能淨於行,觀察甚深諸法界故。

[0023b13] 「善男子!菩薩住是陀羅尼已,隨說音聲所至之處,身之光明亦如是照。善男子!是陀羅尼成就如是無量功德。

[0023b15] 「無盡器陀羅尼者,菩薩住是陀羅尼已,說色無常不可窮盡,說色是苦亦不可盡,說色無我、說色如沫如幻水月夢響影焰亦不可盡。說色無性亦不可盡,說色無相、空不可說、不可願求、不可造作、不生不滅,非是過去未來現在、非內、非外、非淨、非穢、非我我所、非去、非來、非對、非礙、非一、非二。非是眾生,亦非壽命,亦非丈夫、非貪瞋癡、非有、非無、非漏、非無漏、非有為、非無為、非盲、非聾、非跛、非躄、非狂、非亂、非草木石、非樹、非地、非水火風、非舍、非宅、非城、非郭、非大村落、非山、非圓、非方、非四大造、非作、非受、非聲、非聞、非是可說。十二因緣不可窮盡,非常、非斷、無業、無果、非陰入界、非住欲界色無色界、非同、非異,亦非煩惱、非淨、非污、非平、非曲,菩薩摩訶薩說色如是不可窮盡。善男子!是無盡器陀羅尼者,有無量無邊不可說分。分此一分以為千分,我於如是千分之中,唯說一分猶不能盡。

[0023c04] 「無量際陀羅尼者,際者所謂常見斷見,無量者謂十二因緣;際者所謂無明行識乃至老死眾苦聚集,又無量者所謂生死。又復際者謂無始終,又復際者謂無取捨,又復際者無出無滅,又復際者無污無淨其性淨故,又復際者所謂可見,又復際者所謂名色,又復際者有為無為。又復際者,所謂三世內外業果,無業無果,善及不善,有漏無漏業及煩惱,我以無我生死涅槃。

[0023c12] 「善男子!夫無量者所謂微塵,際者所謂地水火風,是名無量際陀羅尼。菩薩住是陀羅尼已,無量劫中為眾說法,而其所說字句義味不可窮盡,是陀羅尼成就如是無量功德。

[0023c16] 「大海陀羅尼者,善男子!猶如大海,四天下中所有諸色,眾生卉木藥樹穀子,日月星宿雲氣雷電,國邑聚落城郭殿堂園池山河,如是一切諸種種色悉於中現。菩薩住是陀羅尼已亦復如是,一切眾生身口意業,各各於是菩薩身中一一印現,十方世界所有眾生所有口業,悉於菩薩口中印現,是故菩薩有所言說皆悉真實。印者名無所有,謂諸法無有覺觀,無說無邊、無作無貪,是名第一真實之義。

[0023c26] 「復有遮印,遮之言眼,眼即無常可淨可見。復有那印,那之言名,一切諸法流布故名,真實無名。復有邏印,邏之言世,一切世間屬愛無明。復有陀印,陀之言十,佛具十力能化眾生。復有波印,波之言五,如來遠離除滅五欲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復有殺印,殺之言六,如來真實了知六入故,能調伏一切眾生。復有殺印,殺之言六,如來具足六念處故,得大自在。復有殺印,殺之言六,如來具足六神通故,能以神通教化眾生。復有婆印,婆之言左,如來世尊離左道故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復有多印,多之言實,如來善覺真實之性,故名正覺。復有耶印,耶之言彼,如來等知此彼平等。復有婆印,婆之言結,如來遠離諸煩惱故,名阿梨呵。復有闍印,闍言生老,如來已過生老之分,故名世尊。復有曇印,曇之言法,如來說法清淨無垢。復有奢印,奢之言奢摩他,如來成就修奢摩他。復有佉印,佉之言虛空,如來知見一切諸法同於虛空。復有迦印,迦言苦行,如來遠離一切苦行。復有婆印,婆之言實,如來所說四真諦者即是真實。復有摩印,摩之言道,如來能說八正之道。復有伽印,伽之言深,如來所說其義甚深。復有羼印,羼之言忍,如來具足忍波羅蜜。復有呼印,呼之言讚,如來常讚十方諸佛。復有若印,若之言遍知,是故如來名一切智。復有婆印,婆之言有,如來已解一切諸有。復有車印,車之言欲,如來欲於一切善法。復有波印,波之言前,如來常為一切眾生現前說法。復有頗印,頗之言果,如來常說四沙門果。

[0024a27] 「善男子!因如是字演說諸法,所有諸字悉於菩薩口業印現,是名大海陀羅尼也。

[0024a29] 「蓮花陀羅尼者,菩薩住是陀羅尼已,所說法處常出七寶淨妙蓮花以為法座,菩薩坐上宣說法化。又復多雨無量蓮花,是諸蓮花亦出種種清淨法音,其音深廣多諸方喻,十二部音、清淨之音、斷煩惱音。爾時,菩薩默然而住,是諸蓮花皆能演法,亦出種種無量光明,一切眾生皆見菩薩坐諸花臺施作佛事,是名蓮花陀羅尼也。

[0024b07] 「入無礙門陀羅尼者,菩薩摩訶薩說一法時無有罣礙,若說二法、三法、四法,乃至百千無量無邊恒沙等法,如四天下微塵等法,乃至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法,乃至恒河沙等諸佛世界微塵等法,於字句義亦無罣礙,是名入無礙門陀羅尼也。

[0024b12] 「四無礙智陀羅尼者,所謂法無礙智、義無礙智、辭無礙智、樂說無礙智。東方無量世界眾生有問法者,菩薩隨以法無礙答;南方無量世界眾生有問義者,菩薩隨以義無礙答;西方無量世界眾生有問辭者,菩薩隨以辭無礙答;北方無量世界眾生問樂說者,菩薩隨以樂說智答;是名四無礙智陀羅尼也。

[0024b19] 「佛瓔珞莊嚴陀羅尼者,若有菩薩獲得如是七陀羅尼,其頂髻上有佛像現,其色真金有大光明,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。爾時,菩薩身口意等悉作佛業,其所思念如佛所念。菩薩具足如是佛業,能知大眾種種之心,知已隨意而為說法。若一日,若二日,乃至無量百千萬歲,不能盡其所知法門文字句義。

[0024b26] 「又復具足四種智慧。何等為四?一者、知眾生心;二者、知諸字句;三者、知所說無盡;四者、知於真實。菩薩具足如是四智,能調眾生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善男子!是名佛瓔珞莊嚴陀羅尼也。

[0024c02] 「善男子!是八陀羅尼其分無量,於是分中分其一分以為千分,於是分中唯說一分猶不能盡,是陀羅尼成就如是無量功德。」

[0024c04] 爾時,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即說頌曰:

「如來說八陀羅尼,  若有菩薩具得者, 能解諸經種種義,  其辭句義不可盡, 具足善業得妙聲,  能令無量世間聞, 眾生聞已修善法,  修已獲得於解脫。 無量劫中說無法,  因一法根說無盡, 亦因一字解多義,  是名如來說際持。 人中牛王斷二際,  說中道義無有邊, 具足智慧平等觀,  雖成是持無得者。 四方色等現大海,  一切字印印菩薩, 說法之時無障礙,  成就大海陀羅尼。 坐寶蓮花演說法,  亦雨蓮花散大眾, 蓮花亦說無量法,  是名寂靜蓮花持。 說於一字無障礙,  無量字中亦如是, 說無量義無有滯,  具足如是無礙持。 說法深義無有盡,  辭及樂說無有邊, 能破眾生疑網心,  獲得無上智總持。 頂髻常出如來像,  身口意業佛無異。 若具如是八持者,  窮劫讚歎不可盡, 具足是八陀羅尼,  處世不污如蓮花。 在世最高如須彌,  不可稱計亦如是, 世邪不動亦復然。  是人具足如是持, 能壞世道諸邪見,  猶如師子獸中吼。 若得無上陀羅尼,  能達世間清淨行, 能增無量諸善法,  亦能教化多眾生。 具足如是陀羅尼,  能壞眾生無明闇, 作大光明如朝日,  亦能除破諸黑闇。 說法無礙如虛空,  為眾生行如猛風, 施於法藥壞煩惱,  如世良醫救病者。 若得具足無上持,  有讚功德不能盡, 能作清涼如秋月,  增長善法亦如是。 菩薩成就如是持,  能化無量諸眾生, 若具如是陀羅尼,  獲得自在如大王。 能化眾生於大乘,  能施法財破貧窮, 能降法雨如龍王,  摧滅煩惱如惡雹。 若得如是陀羅尼,  能化眾生於菩提, 不能說過如帝釋,  字義不盡如虛空。 若得成就陀羅尼,  一切大眾樂見聞, 其意不散常在定,  修集無量慈悲心, 清淨梵行遊神通,  是四皆如大梵天。 若得成就陀羅尼,  即能供養十方佛, 了了觀見十方界,  於其世界化眾生。 若具如是陀羅尼,  即得具足佛功德, 常為十方佛所念,  亦如父母念一子。 若有菩薩得是持,  能讚功德無量鬘, 具足成就戒念慧,  能解眾生心所行。 若得成就陀羅尼,  無有憍慢及慳貪, 善知方便調眾生,  修集慈悲壞煩惱。 若得成就陀羅尼,  煩惱不污如虛空, 善解眾生隨意語,  亦能隨意演說法。 若具如是陀羅尼,  悉能了知眾生根, 能解眾生種種解,  隨其所解而說法, 隨對治門為說法,  三十七品調眾生。 若得如是陀羅尼,  修奢摩他無有邊。 若得如是陀羅尼,  具足六度如諸佛, 了知一切煩惱界,  通達寂靜而壞之, 身口意業悉寂靜,  行住坐臥亦如是。 若得成就如是持,  無復煩惱諸習氣, 得淨法身無有邊,  非生所生常化生, 身口意業隨智行,  所有定念亦如是。 若得成就如是持,  有讚歎者不能盡。」

[0025b08] 爾時,世尊讚陀羅尼自在王菩薩:「善哉,善哉!善男子!汝已久得是陀羅尼,是故能善分別解說所有無量功德之義。不但今日,已於過去無量佛所,亦作如是分別解說。

[0025b11] 「善男子!過去無量阿僧祇劫。爾時,有佛號淨光明,世界名淨,劫亦名淨。純淨琉璃以為世界猶如明鏡,地平如掌,所有林樹七寶所成,妙寶蓮花大如車輪,清淨鮮潔人所樂見。其土人民悉處七寶樓殿堂閣如天無異,貪欲恚癡漸已輕微。土無日月唯有佛光,青蓮花開則知是夜,赤蓮花敷則知是晝。

[0025b18] 「時彼佛有六萬百億大菩薩僧,出家之人不可稱計,皆悉志樂無上大乘,世界乃至無二乘名,一切皆是不退菩薩。其佛壽命具足半劫,人之與天無有差別,在地為人、處空為天,無有王者除佛法王。其土人民無有宗事諸天邪神及歸依者,亦無女身、毀戒之名。具足三戒。何等為三?一、從戒戒;二、從心戒;三、從慧戒。發菩提心厭悔生死名從戒戒;修三昧慧名從心戒;修集智慧得大智慧名從慧戒。

[0025b27] 「爾時,眾中有一菩薩,名曰光頂,從坐而起頭面禮足,右遶恭敬長跪合掌,而白佛言:『世尊!所言陀羅尼者,云何名為陀羅尼也?菩薩住何陀羅尼中,能持一切諸佛名號,為諸眾生分別解說?』佛言:『善男子!有陀羅尼名曰寶炬,菩薩住是陀羅尼中,能持一切諸佛名號,為諸眾生分別解說,隨諸眾生種種語言。』光頂菩薩復白佛言:『唯願世尊分別廣說,我等聞已當得修持。』佛言:『善哉,善哉!善男子!至心諦聽,吾當為汝分別解說。』

[0025c08] 「爾時世尊即說偈言:

「『遠離一切諸煩惱,  清淨無垢猶真實,  其心能作大光明,  是名寶炬陀羅尼。  身口意業悉寂靜,  猶如秋月之明淨,  修集大慈心平等,  是名寶炬陀羅尼。  其心無有諸覺觀,  悉得遠離於二見,  亦非有想非無想,  是名寶炬陀羅尼。  具足成就念意慧,  能入無上大法門,  清淨無垢如虛空,  是名寶炬陀羅尼。  遠離三種塵勞垢,  成就三種清淨慧,  已於三有得解脫,  是名寶炬陀羅尼。  能悉破壞貪恚癡,  亦得遠離煩惱濁,  除滅無明諸邪闇,  是名寶炬陀羅尼。  眾生音聲上中下,  一切悉能了了知,  能隨眾生意說法,  是名寶炬陀羅尼。  具足甚深無量義,  亦復具足諸字句,  遠離於我及我所,  是名寶炬陀羅尼。  具足成就四依法,  亦復具四無礙智,  其心常在於四禪,  是名寶炬陀羅尼。  能廣分別第一義,  具足而得四梵行,  修集具足五神通,  是名寶炬陀羅尼。  受持專憶四念處,  精進獲得四正勤,  莊嚴成就四如意,  是名寶炬陀羅尼。  成就五根及五力,  一切邪風不能動,  修集無上七覺分,  是名寶炬陀羅尼。  成就定慧二翅翼,  遊翔平坦八正路,  趣向無上智解脫,  是名寶炬陀羅尼。  能踐菩薩之道地,  及住無上真解脫,  永斷一切煩惱習,  是名寶炬陀羅尼。  能作無量大光明,  猶如世間之日月,  能淨三種清淨眼,  是名寶炬陀羅尼。  能淨一切諸煩惱,  亦得遠離諸魔業,  觀察五陰味過咎,  是名寶炬陀羅尼。  善知調伏諸眾生,  永離六根之因緣,  為眾說法令得念,  是名寶炬陀羅尼。  住於如是陀羅尼,  能到十方佛世界,  見佛至心聽受法,  亦能廣說如是法;  既聞法已至心持,  能為眾生說字義,  以大念力因緣故,  能解諸佛微妙語;  能說無常苦無我,  諸法悉從緣得果,  了了觀察諸法界,  是名寶炬陀羅尼。  成就樂說無礙智,  三明三慧亦如是,  若有住是總持者,  乃能得八解脫義。  佛說無量陀羅尼,  悉來攝在此持中,  若得如是陀羅尼,  是名成就無量持。  若入無量諸禪定,  及得無量諸神通,  皆由如是總持力,  是故名為持中王。  如四大海無障礙,  一切河泉皆投之,  諸法眾流亦如是,  皆悉歸趣是持海。  得身無邊意無盡,  能廣分別說法界,  成就無量功德者,  乃能獲是陀羅尼。  若得如是微妙持,  即得三十二相好,  其色殊勝上種性,  多饒財寶得自在,  於諸有中得無生,  能廣分別諸法義,  安住不動不退地,  皆由得是陀羅尼。  菩薩若欲修菩提,  當修如是陀羅尼,  得是持已修道易,  能演說法調眾生,  於無量劫說法時,  字義二法不可盡,  能淨眾生諸煩惱,  以得如是陀羅尼。  能轉無上正法輪,  能令眾生脫眾苦,  能進眾生無上道,  以得如是陀羅尼。  若有眾生千萬口,  一口而有千萬舌,  不能宣說成持者,  所得無量之功德。』

[0026b13] 「善男子!爾時淨光明佛說是法時,光頂菩薩及與三萬二千菩薩悉皆獲得是陀羅尼。善男子!汝知爾時光頂菩薩,豈異人乎?即汝身是。是故汝今能廣分別是陀羅尼,是大眾中得是持者汝最第一。」

[0026b17] 爾時,會中有一菩薩名曰慧聚,白佛言:「世尊!云何菩薩得寶炬陀羅尼,得已不失,能以此法調伏眾生?」

[0026b19] 「善男子!若有菩薩安住慧根造作慧業,如是菩薩能得是持,得已不失,能以此法調伏眾生。」

[0026b21] 慧聚菩薩復作是言:「善哉!世尊!唯願演說。云何慧根?云何慧業?」

[0026b23] 佛言:「善哉,善哉!善男子!至心諦聽,吾當為汝分別解說。善男子!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未聞智慧而得聞之是名為根,聞已廣說名之為業。始觀諸法名之為根,觀已廣說名之為業。初觀善根名之為根,轉以化人名之為業。觀不放逸名之為根,轉以化人名之為業。調伏自心名之為根,調伏他心名之為業。住於寂靜名之為根,淨身口意名之為業。知於一乘名之為根,為眾生說名之為業。

[0026c03] 「修奢摩他名之為根,具三種慧名之為業。修三解脫名之為根,證得三慧名之為業。修四念處名之為根,不念於念名之為業。修四正勤名之為根,離煩惱性名之為業。修四如意名之為根,知無如意名之為業。修集信心名之為根,放捨一切名之為業。修無所畏名之為根,能廣說之名之為業。修集三昧名之為根,知定次第名之為業。修集智慧名之為根,知一切法名之為業。

[0026c11] 「莊嚴菩提名之為根,得菩提時名之為業。證苦習道名之為根,證盡滅時名之為業。不依不了義名之為根,依了義經名之為業。初聽受法名之為根,依止其義名之為業。不依於人名之為根,依止於法名之為業。見法無常名之為根,法無生滅名之為業。知諸法苦名之為根,知法無作名之為業。知法無我名之為根,知法性淨名之為業。知涅槃淨名之為根,知法本淨名之為業。聞義不畏名之為根,依止於義名之為業。聞真不怖名之為根,依止真法是名為業。知字不畏名之為根,知已樂說名之為業。

[0026c22] 「聞說如來無礙智力,不生怖畏名之為根,依止如來無礙智力名之為業。生法二緣名之為根,無緣之慈名之為業。憐愍眾生名之為根,能為壞苦名之為業。思善得喜名之為根,心不著法名之為業。無愛恚捨名之為根,無一無二名之為業。念佛名根,念於法身名之為業。念法名根,知法性淨名之為業。念僧名根,知僧無為名之為業。念戒名根,知無持者名之為業。念施名根,能捨煩惱名之為業。念天名根,獲得淨天名之為業。聞已思惟名之為根,不著世間名之為業。知本無今作名之為根,無作無受名之為業。知於涅槃名之為根,得大解脫名之為業。自利名根,自利利他名之為業。

[0027a07] 「受持八萬四千法聚名之為根,通達其義名之為業。能演說法名之為根,解無明等名之為業。勸諸眾生於菩提道名之為根,勸修智慧方便不退名之為業。不畏諸有名之為根,願生諸有名之為業。從聞得忍名之為根,思惟得者名之為業。隨意得忍名之為根,因不生得名之為業。餘一生在名之為根,最後邊身名之為業。坐菩提樹名之為根,了知諸法名之為業。」

[0027a15] 說是慧根、慧業之時,一切十方諸佛世界,及此寶坊六種震動。爾時,慧聚菩薩摩訶薩白佛言:「世尊!何因緣故,十方世界及此虛空七寶坊庭如是震動?」

[0027a18] 「善男子!是慧根、慧業,亦是過去諸佛所說,是故此地為大震動。」

[0027a20] 爾時,具足四無礙智菩薩白佛言:「世尊!何因緣故,慧聚菩薩名之為聚?」

[0027a21] 佛言:「善男子!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,號功德藏如來、應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御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、世尊。土名善生,劫名無垢,其土眾生一切純善。爾時,佛有三萬二千大菩薩眾,八萬四千聲聞大眾。爾時,世尊欲試菩薩,以百億事問諸菩薩:『諸善男子!於是眾中誰能解說如是等義?』其中有言:『我當思惟,經一月日乃能解之。』或復有言:『我過半月。』復有言曰:『我過七日。』或言:『我過一日、一夜乃能解之。』爾時,眾中有一菩薩名曰念意,白佛言:『世尊!我今不起此坐能解是義。』爾時,菩薩於大眾中師子吼已,其地即時六種震動放大光明,勸諸地神乃至阿迦尼吒諸天,一切悉來詣如來所。爾時大眾所坐之處,縱廣滿足百萬由旬,念意菩薩見諸大眾悉以集會,以神通力、智慧念力、陀羅尼力、四無礙力、無所畏力、佛神力故,於是百億一一事中解百億義,不豫思惟無有停滯。說是義已,是大眾中六萬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四萬眾生得無生忍,從地神諸天乃至阿迦尼吒天,一切悉聞說法之聲。

[0027b13] 「善男子!汝知爾時念意菩薩豈異人乎?即慧聚是。以是因緣名為慧聚。」

[0027b15] 爾時,世尊即說頌曰:

「聞說法故名為根,  演說法故名為業; 思惟諸善名為根,  解說深義名為業; 如法而住名為根,  隨意說法名為業; 修奢摩他名為根,  具三種慧名為業; 四種念處名為根,  四正勤法名為業; 信等五根名為根,  信等五力名為業; 七菩提分名為根,  八正道分名為業; 不依止字名為根,  依止於義名為業; 不依於人名為根,  依止於法名為業; 不依不了名為根,  依止了義名為業; 不依於識名為根,  依於智慧名為業; 了知無作名為根,  通達無生名為業; 生法二慈名為根,  無緣之慈名為業; 無所畏懼名為根,  能宣正法名為業; 六思念處名為根,  六念之義名為業; 能自利益名為根,  自利利他名為業; 受持正法名為根,  能為人說名為業; 餘一生在名為根,  最後邊身名為業; 若菩薩心得不退,  即解了知慧根業; 能得無生之上忍,  能開無上菩提門。」

[0027c07] 爾時,陀羅尼自在王菩薩白佛言:「世尊!佛所說法不可思議,無上菩提亦不可思議。何以故?非字說故、非字攝故、如來所說無量無邊故、入無量無邊法門故、十二因緣深難解故、著二法者不能知故、利智之人漸漸知故、非是六情所知見故、亦非二乘智境界故。

[0027c12] 「世尊!如是菩提悉是一切諸法之印,不可造作猶如虛空,非是屋宅離屋宅故。知一切行一切眾生所有因果,一切智慧廣大無邊,莊嚴一切無量善法,能為善法而作應器,能以神通顯示於人。住二道者示以無二,示一切佛平等無差,無字無義,不可宣說不可聽聞,能示眾生三寶正聚,及三脫門解脫三界,示三種慧金剛定因。住於一切諸佛正法,悉聞一切諸佛智慧,利一切眾亦能宣說一切諸佛。

[0027c21] 「世尊!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能作如是讚歎菩提所有功德,得聞如是方等經典,受持讀誦書寫演說,是名能報諸佛之恩。」

[0027c24] 佛言:「如是,如是。善男子!如汝所說得無量功德。善男子!一切十方諸佛世界滿中七寶以獻如來。若有人能受持是經,書寫讀誦解說其義,所得福德無有差別。」

[0027c28] 爾時,世尊告諸菩薩:「善男子!於此眾中誰能於我滅度之後,護持如是無上菩提,廣說是義令法久住?」

[0028a01] 爾時,眾中有諸菩薩及諸天人各六萬億,同聲而言:「我等能於如來滅後,護持如是無上菩提,廣說是經令法久住,唯願如來加之願力。」

[0028a04] 爾時,世尊即說偈言:

「若我實同十方佛,  永渡生死大苦海, 如是功德無上法,  應當久住無毀滅。 若我無量世修慈,  真實為於諸眾生, 觀眾平等無有二,  是故正法得久住。 若我具足二莊嚴,  無量世中利眾生, 以是二法化眾生,  是故正法得久住。 若能破壞煩惱結,  并及除滅諸邪見, 具足一切諸善法,  故能善發是願力。

[0028a13] 「善男子!不獨汝等一切人天、一切魔梵,於我滅後悉能護持如是正法。善男子!虛空可作色,色可同虛空,我願神通力不可得令異。」

[0028a15] 爾時,四天王作如是言:「若有人能於佛滅後,受持是經、讀誦書寫、解說其義,我等常當隨逐守護。」

[0028a18] 諸梵天言:「我等當捨禪定妙樂,守護是人。」

[0028a19] 兜率天言:「我等亦當守護如是持經弟子。」

[0028a20] 時,魔波旬復作是言:「世尊!若有人能受持是經,我於其人終不造作魔業魔事。」

[0028a21] 功德藏天子言:「世尊!一切諸佛所得菩提悉在是經。若有人能受持讀誦、書寫解說,當知是人即得菩提。」

[0028a24] 彌勒菩薩言:「世尊!我當於彼兜術天上,廣宣如是無上經典。」

[0028a25] 大德迦葉復作是言:「世尊!我聲聞人智慧雖微,應當任力受持讀誦宣說其義。」

[0028a27] 阿難復言:「世尊!我於此經真實受持,乃至不失一字一句,如佛口出無有異也。若有眾生發菩提心,我亦能為是人廣說。」

[0028b01] 佛言:「善哉,善哉!善男子!汝等悉能於我滅後,護持正法不令毀滅。善男子!若有眾生求於大乘,未得法忍受持是經,當知是人不過七佛便得授記。若聲聞人有受持者,彌勒成佛在初會中。若緣覺人有受持者,於我滅後得成道證。」

[0028b06] 說是法時,無量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無量眾生成就忍辱,無量眾生得不退心,無量世界六種震動。十方世界諸來菩薩,以好香花伎樂幡蓋供養於佛,咸作是言:「我等來此七寶坊中得大善利。若我脫有少福德力,願以此力令釋迦如來久住於世,如是正典流布遍滿十方世界無有毀滅。若有優婆塞、優婆夷等持是經者,令離一切憂愁怖畏無諸病苦。」

[0028b14] 爾時,陀羅尼自在王菩薩言:「世尊!今所說法無量無邊不可思議,一切邪法不能傾動,乃是一切善法之本三乘根栽,復是一切諸法初門。若有眾生來問我言:『是法何名?云何受持?』當云何答?唯願說之。」

[0028b19] 佛言:「善男子!是名『大悲說大悲法』,名『如來業受菩薩記』,當如是持。」說是經已,人、天、大眾歡喜頂戴,信受奉行。

大方等大集經卷第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