🍃

FIFTH STAGE - Sudurjayā ('Difficult to Conquer') 難勝地第五

難勝地第五

🍃 FIFTH STAGE - Sudurjayā ('Difficult to Conquer')

諸菩薩聞是,  第四地行法,  心皆大歡喜,  踊躍無有量。 

雨天眾寶花,  雰雰如雪下,  咸讚言:「善哉!  金剛藏大士!」 

他化自在王,  與諸眷屬等,  於上虛空中,  心皆大歡喜,  放眾妙光明,  作天諸伎樂,  歌歎佛功德,  并及菩薩眾。 

天諸婇女等,  各以清妙音,  同聲稱讚佛,  而說如是言:

世尊久遠來,  勤苦所求願,  無上正真道,  於今始乃得。 

利益天人者,  久乃今得見;  釋迦牟尼佛,  今至於天宮; 

從久遠已來,  今始異相動;  久遠世已來,  今始放妙光; 

眾生從久來,  今始得安樂。 

久來方得聞,  大慈悲德音;  度諸功德岸,  久遠今乃值。 

聖王能悉破,  憍慢我心等,  無比可供養,  而今得供養,  能開諸天道,  使得一切智。 

世尊甚清淨,  無量如虛空,  不染於世法,  如蓮花在水。 

處世最高大,  猶如大海中,  須彌金山王,  是故歡喜禮。」 

如是諸天女,  各以眾妙音,  敬心歌頌已,  默然而觀佛。 

解脫月菩薩,  請金剛藏言,  菩薩得五地,  相貌之因緣。

[0511c10] 金剛藏菩薩摩訶薩語解脫月菩薩言:「佛子!諸菩薩摩訶薩已具足第四地、欲得第五地,以十平等心能入第五地。何等為十?一、過去佛法平等,二、未來佛法平等,三、現在佛法平等,四、戒淨平等,五、心淨平等,六、除見疑悔淨平等,七、知道非道淨平等,八、行知見淨平等,九、諸菩提分法轉勝淨平等,十、等化眾生淨平等。諸佛子!諸菩薩摩訶薩以是十平等淨心具足得入於五地,善修菩提法故、深心清淨故、求轉勝道故,則能得佛道。

[0511c19] 「是菩薩得大願力,以慈悲心不捨於一切,以得念慧心道理之勢力修習於福慧不捨。起方便,欲得轉勝道上地;明觀法,受諸佛神力所護;生定不退心,如實知是苦聖諦、是苦集諦、是苦滅諦、是至滅苦道諦。

[0511c24] 「是菩薩善知世諦、善知第一義諦、善知相諦、善知差別諦、善知示成諦、善知事諦、善知生起諦、善知盡無生諦、善知令入道諦,次第成菩薩諸地故,善知習如來智諦。爾時,菩薩常在一乘故,善知第一義諦;隨眾生意、令歡喜故,知世諦;分別諸法自相故,知相諦;諸法各異故,知差別諦;分別諸陰界入故,知示成諦;以身心苦惱故,知苦諦;諸道生相續故,知集諦;畢竟滅一切惱熱故,知滅諦;起不二法故,知道諦。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次第、成一切菩薩地故,善知習如來智諦;以信解力故,知非得無盡諦智。

[0512a07] 「菩薩如是,以此諸諦智如實知一切有為法虛偽、誑詐、敗壞相,假住須臾誑惑凡夫人。菩薩爾時於眾生中大悲轉勝而現在前,能生大慈光明,得如是智慧力,不捨一切眾生,常求佛智慧,如實觀一切有為法先際、後際。知眾生從先際無明有愛故生,流轉生死;於五陰歸處不能動發,增大苦惱聚。是中無我、無我所,無眾生、無人,無知者、無壽命者;後際亦如是。如是無所有而愚癡、貪著不斷,不知無邊有出、無出。

[0512a16] 「爾時作是念:『凡夫眾生甚為可怪,無明癡故,有無量無邊阿僧祇身,已滅、今滅、當滅。如是常受生死,不能於身生厭離想,轉更增長機關苦身,常為生死水漂,不能得返歸五陰舍、不能捨離、不畏四大毒蛇、不能拔出憍慢見箭、不能滅除貪恚癡焰、不能破壞無明愚闇、不能乾竭愛著大海、不求十力大聖導師,常隨魔意於生死城中,多為諸惡覺觀所轉。如是苦惱孤窮眾生無有救者、無有舍者、無有究竟道者,唯我一人,獨無等侶,修集福德智慧,以是資糧令此一切眾生得住畢竟清淨,乃至使得一切法中佛無礙智力。』

[0512a28] 「如是思惟,從正觀生於智力,發願所作一切善根皆為度諸眾生故、為一切眾生求好事故、求安樂故、為利益一切眾生故、為解脫一切眾生故、為一切眾生無苦惱故、為一切眾生無麁惡故、為一切眾生心清淨故、為調伏一切眾生故、為滅一切眾生諸憂惱苦、滿其願故。

[0512b05] 「是菩薩爾時住此第五難勝地中,不忘諸法故,名為念者;決定智慧故,名為智者;知經書意次第故,名為有道者;自護護彼故,名為有慚愧者;不捨持戒故,名為堅心者;善思惟是處非處故,名為覺者;不隨他故,名為隨智者;善分別諸法章句義故,名為隨慧者;善修禪定故,名為得神通者;隨世間法行故,名為方便者;善集福德資糧故,名為無厭足者;常求智慧因緣故,名為不捨者;集大慈大悲因緣故,名為無疲惓者;常正憶念故,名為遠離破戒者;深心求佛十力、四無所畏、十八不共法故,名為常念佛法者;常令眾生離惡修善故,名為莊嚴佛國者;種諸福德莊嚴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故,名為行種種善業者;求莊嚴佛身口意故,名為常行精進者;供養一切說法菩薩故,名為樂大恭敬者;一切菩薩諸世間方便中,心無瞋礙故,名為心無礙者;常樂教化眾生故,名為晝夜遠離餘心者。

[0512b22] 「菩薩如是行時,布施,亦教化眾生;愛語、利益、同事,亦教化眾生。又以色身示現,亦教化眾生;亦以說法教化眾生、亦示菩薩行事教化眾生、亦示諸佛大事教化眾生、亦示生死過惡教化眾生、亦示諸佛智慧利益教化眾生。菩薩如是修習,以大神力,種種因緣方便道,教化眾生。

[0512b29] 「是菩薩雖種種因緣方便,心常在佛智而不退失善根,又復常求轉勝利益眾生法。是人利益眾生故,世間所有經書、伎藝、文章、算數、名性經書、治病醫方,所謂治乾消病、小兒病、鬼著病、蠱毒病、癩病等,伎樂歌舞、戲笑歡娛經書;國土、城郭、聚落、室宅、園觀池泉、華果、藥草、林樹、金銀、摩尼珠、琉璃、珊瑚、虎魄、車璩、馬碯,示諸寶聚;日、月、五星、二十八宿、占相吉凶、地動夢書怪相;身中諸相,布施、持戒、攝伏其心、禪定神通、四禪、四無量心、四無色定,凡諸不惱眾生事、安樂眾生事,憐愍眾生故,出令入諸佛無上之法。

[0512c11] 「菩薩住是難勝地,值數百、數千、數萬億佛,供養、尊重、讚歎衣服、飲食、臥具、醫藥,親近聽法;聽法已,出家;出家已,於諸佛所聽受經法而為法師,說法利益得轉勝多聞積三昧,乃至過百千萬億劫不忘此事,是菩薩爾時一切福德善根轉勝明淨。

[0512c17] 「佛子!譬如成鍊真金,以車璩磨瑩,其光轉勝。菩薩住是地中,方便智慧力故,功德善根轉淨明勝,下地所不及。又如日、月、星宿、諸天宮殿,風持令去,不失法度。如是,佛子!菩薩住難勝地,以方便思惟故,福德善根轉倍明淨,而不取證亦不疾至佛道。

[0512c22] 「諸佛子!是名諸菩薩摩訶薩難勝地,今已略說。

[0512c23] 「菩薩摩訶薩住是地中,多作兜率陀天王,諸根猛利,能摧伏一切外道。有所作業,若布施、愛語、利益、同事,皆不離念佛、念法、念菩薩伴,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智。『我當何時於眾生中為首、為尊、乃至於一切眾生中為依止者?』

[0512c28] 「諸佛子!是菩薩若欲如是勤行精進,須臾之間能得千億三昧,乃至示千億菩薩以為眷屬——若以願力,神力自在復過是數,若干百千萬億不可得知。」

[0513a03] 爾時,金剛藏菩薩欲明此義故,重說偈言:

諸菩薩具足,  四地行法已,  思惟三世佛,  戒等、心亦等、  除見疑悔等、  道非道、行等,  觀諸平等已,  得入第五地。 

四念處為弓、  諸根為利箭、  四正勤為馬、  四如意為車、  五力以為鎧,  破諸煩惱賊,  勇健不退轉,  直入第五地。 

慚愧無垢衣、  淨戒以為香、  七覺為華鬘、  禪定為塗香、  智慧與方便,  種種念莊嚴,  如是得入諸,  陀羅尼園林。 

四如意為足、  正念為頭項、  慈悲明淨眼、  利智慧為牙,  以空無我吼,  破諸煩惱賊,  如是人師子,  能入第五地。 

是菩薩得至,  住於第五地,  轉修勝淨法,  皆為佛道故。 

常行慈悲心,  未曾有厭惓,  但為修習此,  第五地行法。 

深集二資糧,  福德及智慧,  種種方便力,  欲得上明觀。 

常為佛所護,  得成於念慧,  次第能善觀,  如實知諸諦: 

第一諦、世諦、  差別諦、成諦、  事、生、滅、道諦、  至無障礙諦,  如是觀諸諦,  心微妙清淨。 

雖為未能得,  無障礙解脫,  以能有智慧,  及與信力故,  得勝於一切,  世間諸智慧。 

如是觀諸諦,  悉知有為法,  虛妄偽詐誑,  無有一堅實。 

能得於諸佛,  慈悲光明分,  為諸眾生故,  專心求佛慧。 

知有為先後,  眾生甚可愍,  墮在無明闇,  愛因緣所繫。 

是菩薩能拔,  世間之苦惱,  知法無壽者,  猶如草木等。 

眾生常以二,  煩惱因緣故,  從於先世來,  後世亦如是。 

相續不斷絕,  不能盡苦邊,  於此生愍傷,  我當度脫之。 

不出五陰舍、  不畏四大害、  不拔諸邪箭、  不滅三毒焰、  不破無明闇、  墮在大愛海、  無有智慧明、  離大導師故,  知如是事已,  轉加勤精進,  有所作起業,  皆為度眾生。 

常念正念慧,  修道有慚愧,  堅心與智慧,  轉更令增益。 

修福慧無厭,  持戒不羸弱,  求多聞無倦,  正修淨佛土。 

種相好音聲,  因緣無厭足,  所作諸善業,  皆為利眾生。 

為利世間故,  造立經書等、  名姓鬼病方、  歌舞戲笑等; 

堂閣園林法、  衣服、諸飲食,  示種種寶聚,  令眾得歡喜; 

占日、月、五星、  二十八宿等,  地動吉凶相,  夢書諸怪事; 

布施、持戒等,  離欲修禪定,  四無量神通,  安樂世間故。 

大智慧菩薩,  得此難勝地,  供養數億佛,  從佛而聽法,  而修諸善根,  皆悉得明淨。 

猶如車璩寶,  瑩磨於真金;  譬如寶宮殿,  隨風不失法;  世法利不染,  如蓮華在水。 

菩薩住是地,  多作兜率王,  諸根轉猛利,  破諸外道見。 

所作諸善業,  皆為佛智慧,  得佛力無畏,  能度諸眾生。 

是菩薩勤修,  轉勝精進力,  能得千萬億,  諸深妙三昧、  供養千億佛、  能動千世界,  隨其所願力,  過是數無量。 

如是第五地,  種種諸方便,  上智慧大人,  如法解說竟。」

十住經卷第二

十住經卷第三

後秦三藏鳩摩羅什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