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可言無二品第一
[0711b29] 如是我聞:
[0711b29] 一時佛婆伽婆,住王舍城耆闍崛山,與大比丘眾九萬九千人俱,皆阿羅漢——諸漏已盡,所作已辦,捨諸重擔,獲得己利,盡諸有結,心善得解脫,善得自在,善得奢摩他、毘婆舍那——其名曰:淨命阿若憍陳如等,乃至住阿羅那三昧定須菩提等。復有大比丘尼眾三萬六千人俱,摩訶波闍波提,乃至跋陀迦比羅比丘尼等以為上首。復有無量無數優婆塞、優婆夷,頻婆娑羅王等而為上首。復有菩薩摩訶薩無量百千,是賢劫中諸菩薩眾,或住此土、或他方來,一生補處彌勒菩薩、文殊師利菩薩、觀世音菩薩等而為上首——皆悉通達大深法性,調順易化,善行平等,修菩薩道,一切眾生真善知識,得無礙陀羅尼,轉不退法輪,已曾供養無量諸佛。如是等眾皆悉聚集。
[Traditional Chapter Two]
[0711c16] 爾時如理正聞菩薩,問能解甚深義節菩薩言:「佛子!一切法無二。一切法無二,此言云何?」
[0711c18] 能解甚深義節菩薩言:「善男子!是一切法不過此二,謂所作、非所作。所作者,非所作非非所作;非所作者,非非所作,亦非所作。」
[0711c20] 如理正聞菩薩問言:「佛子!云何所作非所作、非非所作;及非所作非非所作、亦非所作?」
[0711c22] 能解甚深義節菩薩言:「善男子!所作者,此是大師正教言句,若是大師正教言句,即是世間所立言說,從分別起。此世言說若分別起,由種種分別及所言說一向不成,故非所作。
[0711c26] 「善男子!非所作者,屬言教攝,若有法離所作及非所作,是法亦如是亦如是。若如是者,大師說教可無義不?」
[0711c29] 「非無有義。」
[0711c29] 「若有義者,義相云何?所謂不可言體,惟是聖人無分別知見之所覺了,為欲令他了達如是不可言體。是故大師說此言教,謂是法所作。
[0712a03] 「善男子!非所作者,此是大師正教言句,若是大師正教言句,即是世間所立言說,從分別起。此世言說若分別起,由種種分別及所言說一向不成,故非非所作。
[0712a07] 「善男子!所作者,屬言教攝,若有法離非所作及於所作,是法亦如是亦如是。若如是者,大師說教可無義不?」
[0712a09] 「非無有義。」
[0712a09] 「若有義者義相云何?所謂不可言體,惟是聖人無分別知見之所覺了,為欲令他了達如是不可言體。是故大師說此言教,謂是法非所作。
[0712a12] 「善男子!如巧幻師及幻弟子,於四衢道,或取草葉及木石等,聚集一處,現種種幻事:諸象兵、馬兵、車兵、步兵,摩尼、真珠、珊瑚、玉石,及倉庫等。若有諸人——嬰兒、凡夫、愚癡邪智——不能了別草等幻本,是人若見、若聞,作是思惟,謂:『實有此象、馬四兵及以庫藏。』若見、若聞,隨能隨力執著見聞,作是言說:『此是真實,異此非真。』是人則應重更思量。若有諸人——非嬰兒、凡夫及愚癡邪智——識知如是草等幻本,若見、若聞,作是思惟:『無有如是象、馬等物及以庫藏。』是人若見、若聞,隨能隨力,不著見聞,作如是言:『如我所思,此是真實,異此非真。』雖隨世言,為顯實義,是人不須重更思惟。
[0712a25] 「善男子!如此嬰兒、凡夫,未得出世真如聖慧,未識諸法不可言體。是人若見、若聞,諸法所作及非所作,作是思惟:『實有如是諸法所作及非所作。何以故?可見、可知故。』是人若見、若聞,隨能隨力,執著見聞,隨見聞說:『此是真實,異此非真。』是人應當須重思量。
[0712b02] 「若有諸人——非嬰兒、凡夫——已見真實,及得出世真如聖慧,已識諸法不可言體,若見、若聞作是思惟:『如所見知,諸法所作及非所作,皆非實有,但有假相,從分別起,如幻化事,欺誑凡心,於此中起所作、非所作名及餘眾名。』是人如所見聞,不生執著,不作是言:『此是真實,異此非真。』雖隨世言,為顯實義,是人不須重更思惟。
[0712b09] 「善男子!如是聖人由聖知見,已能覺了不可言體,為欲令他見法實相,故說教句,謂是所作、非所作等。」
[0712b12] 爾時能解甚深義節菩薩,即說偈言:
「佛說絕言法, 無二非凡境。 愚夫於中迷, 緣二著戲論, 不決邪決故, 常輪轉諸有。 智人離見聞, 簡擇中實義。」